第11回 報喜信弟兄嘔阿姐 送賀禮府縣拜親翁(1 / 2)

卻說湯德元將華童答應親事的話回複了萬知府,隨即著人去請夏國華來。不多一會,夏縣令已到。萬鈞向他說道:“適才湯先生來說,華老先生允雖可允,但須等兆琨入泮之後,方肯行聘。且無許多禮物,隻好仍照書生的規矩,特地請你前來,告知應如何辦理,年兄還請自酌。”夏國華道:“既然華先生應允,早遲卻也無妨。至聘禮一節,更不爭論。橫豎兩家俱是書生本色,日後就敢煩太尊與湯先生作合便是。”彼此又談了一會,大家退去,湯德元回到寓所。

過了幾日,學憲按臨,兆璧與兆琨、大椿三人進場考試,兩三日後,發出榜來,三人俱高取入泮;仍是兆壁第一名,得了榜首,大椿進在第三,兆琨進在第六。報子到門,自是歡喜不盡。湯德元代他們開發了喜錢,然後靜候獎賞,領了花紅,複令三人親往府縣謁見。此時夏國華格外歡喜,當日擺了酒席請他三人飲酒。座中又談論些詩詞雜作,然後回來。次日回轉鎮上,當晚門鬥到華家報信,華童雖然歡喜,尚不過形於色,惟有玉氏太太與李家太太再也歡喜不了彼此道喜不提。但說李太太定要扶著出來謝華家夫婦提拔之恩,湯家也得了信,上上下下皆說姑爺進學,老爺可算心滿意足的了。內中隻有湯俊弟兄不甚高興,兩人不言不語坐在那裏。

到了晚間,那仆婦皆來與蕙徵說笑道:“姑娘身家要高了,現任的秀才娘子,明日姑爺高發,幹萬記著我們伏伺這一場,必要提拔我們。”蕙徵被他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得滿臉通紅,心內卻十分快活。卻巧擺了晚飯來請他兩人吃飯,蘭馥先走了出來,蕙徵被眾人說笑了一回,實在害羞,不肯出來。那些人見湯俊兩人坐在那裏,故意笑道:“今日我們家姑爺進學,家裏這樣歡喜,那一天我們家裏相公進學,還不知怎樣呢?”那一個道:“要他們用心,還怕這功名不是穩的麼?”湯俊仍不開口,湯傑格外小些,聽見如此說項,罵道:“你們這些人隻會恭維姐姐,隨後也不是你們嫁他,好不好與你們什麼相幹?好不希罕。養了女兒總不是好事。家私被他占了還是小事,從不能為著兄弟,總想丈夫做官發財來欺負我們。你們再說,我就爽性不學好,將你們亂打一陣,讓姐姐使他家新秀才同我講理。”湯俊本不開口,聽湯傑說了這許多話,也是氣不過,說道:“你不懂了。你隻曉得秀才,還不知道秀才的兄弟還更闊呢。明日妯娌們一頂轎子到府裏,一頂轎子到縣裏,豈不快活?還有我們兄弟在眼裏?趁早此時不要說,防著後來吃苦。”湯傑聽了,更加動氣道:“你們伯,我是不怕。他不過是個毛秀才,我也看不見。”此時蕙徵在房內被眾人取笑了一回,接著兩個兄弟說了許多嘔氣話,又不便與他爭論,不覺大哭起來。他母親曉得他受了委屈,忙來攔道:“你們兩人當真要鬧麼?再說我就來打你一頓,看你怎樣?”湯傑格外性急,也就哭道:“兒子再打些不要緊,這要有個好女婿就沒事了。”

湯太太聽了這話,也是動氣。那些仆婦曉得是他們惹出來的禍,趕著將湯俊弟兄拖了過去。忙著又勸蕙徵,蕙徵倒反哭個不止。鬧了一大晚,這才沒事。

過了兩日,湯德元帶著兆璧三人回鎮。所有鎮上的人俱來賀喜,皆因湯德元是鎮上的首戶,又是董事,聽說府裏又與華家結了親,那個不來恭維。獨有李大椿的母親格外比平常好了許多,說道:“我雖不想大富貴,但是苦節多年,見兒子進了學,也算我對得起他父親了。”

隻搃是湯華兩家提拔之恩,故此病勢又減了許多。接著,華童叫兆璧兩人祭祖拜客,鬧了兩天。然後李太太又叫大椿備了幾件供點,回到自己家中祭祖。複又到湯家磕頭,回來又拜華童夫婦,自家各事方了。

接著,次日大同府下鄉,有事順便到鎮上,先拜湯德元,然後乘轎至華童家內。號房取了帖子,敲門進去說:“府大老爺前來拜會。”華童取過帖子,見是萬鈞,趕著說擋駕,那知他自己已下轎進來,阻擋不住,隻得行禮坐下。敘了寒喧,又後將兆璧弟兄喊至麵前,行禮已畢。萬鈞隨即取出一百銀子說道:“這是下官些須芹敬,為兩個賢契發兆。今年一過,明年即逢大比,那時再為道賀便了。”華童道:“諸蒙太尊青眼,已是感恩不盡。這許多厚賜,實不敢當。”萬鈞道:“這是我與兩個門生藉資膏火,何必如此謙讓?聞夏年兄明日即來道喜,下官先來告知一聲。前日湯先生所說之話,你先生諒該知道。這舉誠是美事,佳兒佳婦,老先生晚景可算是少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