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回 行聘禮泰山愜意 逢考事乃父謙辭(1 / 2)

卻說魯達光見華老有意推婚,不肯應允,當時說道:“先生此言差矣!俗語有言,會擇婿者擇兒郎,不會擇婿者揀田莊。湯德翁之意正合此言,且他甚以兩個兒子為念。常言雖有薄產,但是後人大不爭氣,特恐繼起無人,行將敗矣。故此要把兩個女兒棟兩位佳婿,隨後也好代他稍爭體麵。你先生如此推卻,豈不辜負了他那番用心!至於說貧富不敵,湯先生也不是勢利之人,斷非那流俗,爭競聘禮。不過今日之言便定了兒女終身大事,你先生如此固執,某竊為先生不取焉。”

華老為魯大夫說了這一些的話。幾乎無言可答。加之湯德元待他好處,正是少有少見,現在又要招女兒與為媳,若執意不從,不但湯德元心中不好過,自己也似乎薄行,隻得說道:“兒女之事雖我為主,然必須與賤內相商方可行事。今日先請你先生回去,明日定有回複便了。”魯達光見他這般說法,就立起身來告別。

這裏華老便進來與兆璧的母親王氏太太述及此事。王氏太太道:“我看這事是推卻不得的。無論門第相當,平時的照應,即以我們兩人病中而論,承他家那番美意也是可感可敬的。今日他又不爭你的聘禮,一心要把女兒把我家,豈可回卻!”

華老道:“我不是無情,隻因他兩個兒子太不爭氣!我現在教他念書全不能上進,心中已是對他不住。若再成下親來,我的責任豈不更大?日後不能成功,外人反議我存了私心,故意不竭力教訓。那時如何論法?”

春姑在旁聽見了這話說道:“爹,這事倒不必,自他本來是這般,又不是從小在這裏上學的,父親既有這意思,明日等魯達光先生來將此話與他說明。如果湯伯伯一定不移,定要把女兒與我家,隨後就是湯俊不能上進,外人也不能抱怨我家。”

華童道:“話雖如此,惟恐湯伯伯聽了這話格外作氣,那時我怎麼對他得起!”

春姑造:“父親明日先與魯先生商議,好在不是我家先說的。魯先生今日就說過,湯伯要做此事也是為的兩個兒子,父親同他說這句話,正是此對彼答的道理。”

華老聽了這話也似乎有理,當日無話。次早不等魯達光來,就到他醫室內去。彼此招呼坐下。華老道:“今日造府一則走謝,二則特來報複台命。”

魯達光站起身來,先說了豈敢的話,隨後問道:“先生與令夫人商議,昨日之事也該定妥了?”

華老道:“承湯案兄的美意,好是好極了,但有句話先與兄台商議,請兄台代為婉達。如可言則言,如不可言再為計議。”

魯達光見他不吞不吐的,忙的說道:“先生有話但說不妨。小弟自可見機而言。”華老於是就將昨日家中商議之話告知魯達光。

達光道:“此事是先生深慮。豈有子弟不成就反怪先生之理!且湯先生常於我麵前說他的兩個兒子不好。今日他必然前來討信。等他來時,我當婉為說及便了。但婚姻一層,怕是推卻不去的。”華老道:“但求先生將此話言明,隨後皆好商訂。”被此又談了一回,正要別去,卻好湯德元迎麵而進,又為他看見,魯達光忙的招呼道:“湯先生,請進來坐!我正要到你那裏去,你來得正好。”說了,湯德元隻得坐下。達光道:“昨日承托之事,小弟已經代達了。華先生甚為感激,但華先生卻有一件事委決不下。”

湯德元道:“華案兄有何意見,但說不妨。小弟的意思。魯兄盡知,若不是因這兩個畜生太不爭氣,我也不如此之急。知弟莫若師。華案兄也是通家,諒該知道我之用意。實在見他那位令郎令人仰慕,故此相形之下,更想為兒女了其首尾。”

魯達光正要用話從他兒子納身上引來,卻好他自己先已說出,正是機鋒相對。忙說道:“華先生所慮也是這個意思。因你待他這番美意,萬不能推而卻之。隻因令郎在他那裏上學,全未能稍有進益,已經孤辜萬分,若再做下親來,隨後更難報命,故爾因此躊躇。”

湯德元聽了這話,不由的傷心起來。說道:“兩位兄長在此,豈不知小弟為人!隨後豈有埋怨別人之理!我與華兄如此至好,兒子是他自己不好,女兒雖不賢淑,也可相助為理。若不能應允,則更令我難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