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回 老書生傳家有道 賢仆婦為主多情(2 / 2)

兆璧被他父親教訓了兩句,曉得不能挽回,隻好在一旁痛哭不已。倒是兆琨靈機說道:“爹爹欲想盡忠,我看這事不為報國。”華童正被兆璧惹得要動氣,聽了這話,格外的怒道:“你這畜生,如此年幼,知道些什麼?怎的說我不為盡忠?”兆琨連忙跪下道:“我看父親雖然以死報國,卻是與國家無益。且未至那盡忠的時分,不過是些草寇,若能此刻暫避其鋒,倘得遇了機緣拿了兵符,那時掃平這些醜類,方是為臣盡忠的道理。如謂一個個皆是以死報國,國家到無人辦事了。兒子是看的這世麵,故爾說父親不為盡忠。在兒子意思,還是大家一齊逃走的好,以便後來代皇家出力。”華童被兆琨這一陣哭訴,反倒沒有話說。隻望著大家發怔。王氏同了兩個女兒見了這般,也乘勢就順住兆琨的話說了許多。華童歎了一口氣道:“古來忠孝兩字本難兩全,欲求千載隻在一時。我之心下早有定見,現在雖可同你們一起出去,但是到了那身不由已的時節,也隻好各行其是了。”說完了,與王氏等人忙忙的帶了些金銀首飾,華童先將祖宗的影像請了下來,先在前走,大眾出了大門,將門倒鎖,旋即跟住那路上的人,出了南門。

此時天已過午,走到日落的時分,方到陶五的莊上,也就亂紛紛的驚慌不定。陶五看見華童合家皆來,忙的上來迎道:“我們這裏午前就聽見這個信息,那裏大路上紛紛的人逃出城來,隻是不見主人出來。滿想等一夜,明日再不到,打算進城去接了。現在既來了,真是好極了。快快的請進去,裏麵房間早已騰出來了。”說了,眾人遂走進草房,陶五的妻子兒女也就把王氏同春姑、秋姑三人,同至裏麵。陶五又叫他兒子進來送茶送水,伏伺他父子等人。忙了一會,已至上燈的時候。華童那裏吃得下晚飯?無如陶五苦苦的相勸,勉強吃了些稀飯,胡亂唾了一夜。

次日天尚未明,莊外人喊馬嘶,一隊隊的人過去。華童聽了向陶五說道:“你們出去探聽現在城中怎麼的了?”

陶五答應了,還未出門,隻見他兒子已跑了進來,說道:“昨晚有人去打探得賊兵大隊已經到了雙橋鎮,就於彼處地方住紮下來,並未入城。今日府大老爺已將四麵城門緊閉,調齊兵丁站城,專等省中大兵前來救應,然後開仗呢。”華童聽了點點頭,兆璧同兆琨弟兄們低低的說道:“幸於昨日求得父親出了城來,不然如今關在城中,那時如何是好?”過了一日,城中仍無信息,賊兵也不攻打城池,彼此各相探間。

到了第三日,陶五便約了莊上幾個人至城外附近看看動靜。去了好一時,隻見喘籲籲的跑回來說道:“我們此地還不能住呢。那知賊兵外麵雖不攻打,卻是在賊營中控了地道,直通城內。昨日已經挖好,今夕五更就調齊眾賤,將西南北三門圍困得十分緊急,單留一東門不困。聽說東門就是地道,現在大約已經埋藏好了,若今日攻打不下,晚上就要放地雷火炮,轟開地道了。城中如今還不知道,若果如此,這裏豈可住得麼?”

王氏太太說道:“雖然住不得,隻是沒有他方去處,如何是好呢?”陶五道:“離此一百五十裏有座湯家鎮,我有個兄弟在那鎮上開了個小雜貨店,到了那裏可以叫他尋找地方住下,比在這裏好多了。我們是一定到他那裏去罷,不知主人的意下怎麼的?”王氏道:“既然是有如此去處,我們就準於明日前去罷了。”華童聽他們議論,隻是不開口。到了晚間正要吃晚飯之際,忽聽一聲如天崩地裂一般:將桌上的碗盞悉皆裂碎,遠遠的嘲響之聲不絕於耳。陶五說道:“不好了,一定是地道轟開來了。”

正說之際,莊上已四方鳴鑼,說今夜賊人怕要來打劫莊子,預備各家出人防堵。如果賊人前來就與他開仗。陶五聽了這話,隻得叫他兒子出去應名,自己在家與他妻子,將家中妻子房中什物及家中常用的車輛收拾出來,專等明日清晨推王氏太太並兩個姑娘到湯家鎮去。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