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2 / 3)

“等等。”宋豐豐一把拉住他帽子,讓他站定了。

帽子裏的花瓣也積攢了沉重的水汽,一片片都鮮嫩極了。宋豐豐把它們掏出來,花瓣紛紛落到了地上。

喻冬站著不動,任宋豐豐動作。

他並不知道心裏那種帶一絲期待與莫名甜蜜的想法是什麼。或者知道,但不願意分析得太清楚。最好一切都像此時此刻,路燈被霧氣籠罩,城市被霧氣籠罩,他和宋豐豐也被這溫暖的霧氣籠罩,一切仿佛都在發生,卻又並無實質。

喻冬在這種似有若無的情緒裏,才能擁有安全感。

“我月底就去比賽了。”宋豐豐說,“要去一個月,回來狗仔都不認識我咯。”

他伸手越過喻冬的肩膀,抓抓小狗的耳朵。小狗嗚嗚地叫,舒服地眯起眼睛。

“這麼久?”喻冬說,“那完了,我也不認識你了。”

宋豐豐咧嘴笑了一會兒,轉頭問他:“你還去看我比賽嗎?”

“這次有票嗎?”

“當然有票。”宋豐豐立刻答應,“絕對不讓你再呆體育館外麵了。”

喻冬:“看情況吧。”

宋豐豐:“去嘛。”

喻冬:“我想一想,看情況。”

宋豐豐:“去吧去吧。”

喻冬當然是想去的。

“四月初全國中學生創新大賽的結果會披露,我至少要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再說。”

宋豐豐這才想起喻冬剛剛沒說完的話:“你和張敬商量了什麼事?”

“怎麼騙人。”喻冬眉毛動了動,胸有成竹似的笑了。

宋豐豐看著他,心裏冒出點兒不安,但很快又被別的東西壓下去了。

喻冬為什麼這麼好看?他悄悄地想,為什麼越來越好看了。

關初陽和張敬做的那份報告需要修改,但關初陽拒絕參與,並且讓張敬也不要管。

但出乎她意料的是,張敬不僅答應了生物協會參與報告修改的要求,甚至把喻冬也拉了過去。

“他腦筋好,而且也是我們協會的人。”張敬表示喻冬也在報告裏貢獻了一點力量,“很有用的。”

兩個成績優秀的高一新生,手裏又有第一手資料,他們的參與對生物協會來說是非常難得的。

隨著隨著創新大賽提交作品的最後限期臨近,報告終於全部完成了。

這份洋洋灑灑數萬字的報告裏,最為核心的部分,是由關初陽和張敬來完成的。

其中海螺留存下來的照片全部是張敬拍攝和提供。由於關初陽幹脆拒絕署名,張敬的名字就大咧咧地出現在了報告上,位列第三,後麵還帶個小括號:攝影。

“照片非常重要,張敬做了很關鍵的工作。”生物協會的指導老師誇了張敬好幾次。

張敬沒心沒肺地笑。

關初陽沒再跟張敬說過話。

生物協會單獨分出了一個小組,名為“生物標本小組”,組長關初陽,副組長張敬,組員是喻冬和宋豐豐。這個小組就是被吸收之後的標本協會。

關初陽最後一次跟張敬和喻冬說話,是對他們兩個說:你倆也讓我覺得惡心。

倆人深入地參與了報告的全過程。在距離提交報告還有幾小時的時候,喻冬和張敬找到了指導老師。

指導老師正拿著資料,準備刻錄光盤郵寄出去。

“老師,關於標本小組的工作,我想請教下你的意見。”喻冬恭敬又認真。

他太討人喜歡了,太容易讓人信任了。一個麵貌端正、品學兼優的學生,誰會對他的誠懇起疑?

誰都不會的。

指導老師顯然也不會。她暫時放下資料,和顏悅色地和喻冬、張敬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