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十七公主視沐秋為敵,沐秋卻不得不去求十七公主收留,因為這是唯一躲開小侯爺的辦法。
落梅宴前,小侯爺說沐秋已入侯爺府門,雖然這是拒絕五皇子的理由,卻是在正宮皇太後麵前說的話。
沐秋那時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隻想避開皇子鋒芒。
欺君有罪,欺騙太後也有罪。
如果小侯爺來禦膳房接人,沐秋又不去小侯爺府裏做事,這就是犯了罪。
沐秋知道皇太後寵溺十七公主,否則也不會縱容十七公主在落梅宴上的陰陽怪氣。
甚至十七公主不必拜別皇太後,生氣了抬腿就走,就連這樣也無需怪罪。
如果不想去侯爺府,隨意將一身清白任人輕薄,如果不想皇太後降罪,唯有連夜來到十七公主這裏,這是唯一的避風樓閣。
蒙蒙月色,沐秋已在公主殿的廚房裏忙碌了。
小灶上燉著一盅兌了牛奶的紅豆甜粥,似乎所有的小姑娘都喜歡吃甜食。
當然,也不能忘記十七公主點的餃子。
烙了幾隻薄薄的蛋餅,裹了抄過高湯的冬瓜,每一隻蛋皮餃子裏放入一枚鮮蝦仁。
因為餃子皮用的是蛋餅,所以很難捏合在一起,要在邊緣處抹一點細細魚茸才能粘合,然後進入籠屜裏文火慢蒸。
瓷盅裏的白粥藏著紅紅的甜豆,旁邊配一盤金燦燦的蛋皮蒸餃,還有一碟綠悠悠的開胃小菜。
無論是顏色還是香氣,都足以讓十七公主從床上跳下來。
坐到餐桌旁時,天真的眼睛撲閃撲閃,稚嫩又驚訝的讚歎,“這麼好看的餃子,怎麼舍得吃喲。”
沐秋獨自在廚房角落,吃兩片饅頭和一碗小米粥,聽見有人推開門,回眸以後立即低眉屈膝,“阿公安好。”
阿公看了看沐秋的餐食,說了一個和沐秋有關的消息,“我已經打發司禮監去禦膳房打招呼了,不會調動你的宮籍,隻是將你暫借到公主殿,你仍然是禦膳房的婢女。”
也就是說,如果十七公主不高興了,可以隨時將沐秋退回去。
無論怎樣都好,隻要能躲開該躲開的人。
“謝謝阿公的照顧,婢女銘記在心。”沐秋行禮之後,從廚房食盒裏取出兩隻蛋皮餃子,奉到阿公眼下,“阿公,這是婢女今晨為殿下準備的,也給阿公存了一份。”
阿公取了一隻餃子,一口咬下一半,慢慢的品嚐,然後眯著雙眼,“魚香,蝦鮮,湯濃……風沐秋,是不是因為你很會討好人,所以才被小侯爺另眼相加?”
不是討好阿公,而是感謝。
沐秋低眉苦笑,不必解釋許多,反正阿公也不會信。
公主宮殿的廚房裏,當然不會隻有一個廚娘,雖然不像禦膳房那麼忙碌,卻也有七八個人手。
沐秋忙碌在廚房的角落,做點不起眼的小事,打一打零工下手。
臨近中午的時候,小宮女來到後廚,每個字都透著高傲,“廚房來兩個人,到聽雨樓伺候,四公主殿下要點菜了。”
小姑娘轉身出門,一腳踏入門外時,又匆匆回頭,“新來的那個小廚娘,你也跟著過來。”
廚房裏的兩位師傅摘了圍裙擦擦手,匆匆打理一下儀容,立即向聽雨樓快步走去,沐秋默默跟在最後。
聽雨樓,是一座雅致的二層閣樓,屋頂的飛簷很長,簷頂留著細細的雨渠。
如果下雨的時候,雨水落在簷上,會順著雨渠滑落。
坐在閣樓窗邊的人,就能看到流雨如同垂簾,也能聽到美麗的落雨聲音,會讓人漸漸迷醉。
小心翼翼地踏上層樓,立即低著眉目守在一旁。
閣樓窗邊坐著兩個姑娘,一個是十七公主,對麵是二十幾歲的嬌娥。
十七公主見到廚房的人來了,尤其沐秋也在,立即得意起來,“四姐姐,你繼續說呀,到底是什麼菜?”
能被十七公主喚作四姐姐的人,一定就是四公主,難怪不怒自威,自有一番尊貴。
四公主有意無意看一眼沐秋,緊接著對十七公主輕輕一笑,“你四姐夫饞魚鮮,可是最近咳嗦得緊,太醫要他忌口不許吃魚,所以我想問問你,吃沒吃過沒有魚肉卻有魚鮮的菜色?”
想吃魚鮮卻不許吃魚肉,這的確有點難辦。
可是在公主的眼裏,天下沒有難辦的事情,隻需要一句話就夠了。
十七公主望向後廚的人,理所當然地下了命令,“你們每人做一道菜,不許看到魚肉,但是要有魚鮮,做好了就快點送過來。”
然後兩個公主繼續聊著閑天,領了命令的人回到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