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時,特別是沐英,他年少老成,對自己所做事情十分穩重,沐英處理的軍務從來沒有出過一次的差錯。
到了吐蕃叛亂之後,洪武皇帝朱元璋任命鄧愈為主帥,率領軍隊前去平叛。在出發前,洪武皇帝朱元璋特意將沐英交給了鄧愈,讓沐英擔任征西副將。
他在鄧愈的領導下,在川藏地區取得了連戰連捷的佳績,直到打到昆侖川,繳獲豐厚的戰利品,後來在大軍班師回朝的路上,主帥鄧愈不幸病逝,沐英開始接手鄧愈軍隊,轉而成為了這支隊伍的統帥。
後來在沐英擔任統帥的時間裏,他的戰功顯赫。在西番叛亂之時,他率領藍玉遠征阿昌失納,俘虜了兩萬敵軍,擴大了大明的疆土。
沐英在率部攻打北元時,他不畏艱辛,翻越賀蘭山,成功閃擊了北元國公脫火赤,獲得了大勝。在極短的時間內,沐英就成為洪武皇帝朱元璋心中最理想的統帥。
朱元璋認為,沐英相比徐達等人,他更為年輕和忠誠;相比於同樣嶄露頭角的藍玉來說,沐英更加沉穩老成,在處理問題上更具有別樣的智慧。
沐英文武出眾,是大明朝開國時期的重要將領。當時,雲南尚未歸附大明朝廷,北元梁王仍在西南邊陲控製著那裏的局麵,土司權力極大且不服從大明朝廷的管製。
洪武皇帝朱元璋為了穩定大明的西南邊陲,非常需要一位能夠擊潰北元梁王和土司叛亂的傑出統帥,並且這個人還要愛護民生。在洪武十四年,洪武皇帝朱元璋選擇了傅友德為主帥,沐英和藍玉為副將,進討了西南邊陲雲南。
在當時,傅友德是大明朝開國將領中僅剩不多的戰將了,而藍玉性格又暴躁,殘忍好殺,再加上狂妄自大。在大軍出發前,洪武皇帝朱元璋的腦子裏就已經做出了雲南將來的歸屬決定了。
在主帥傅友德抵達曲靖時,江水暴漲,不利於作戰。副將沐英提出組建一支敢死隊伍,趁夜色的掩護渡江,……就這樣他們成功的擊潰了敵軍,占領昆明。接著,沐英和藍玉兩個人又帶領部下攻到了大理,消滅了北元梁王的政權,將雲南重新納入大明王朝版圖統治之內。
在沐英等人收複雲南各地時,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妻子馬皇後病亡的消息傳來,沐英當時悲痛過度,吐血不止。然而,楊苴重新集結二十萬兵馬攻打昆明,沐英雖然抱病在身,但他還是返回戰場,與馮城合力擊潰了楊苴,徹底穩定了西南雲南局勢。
沐英在雲南鎮守13年之久,他平定三十多起當地的叛亂,將落後的雲南打造成大明朝堅實的大後方,並使雲南成為漢文明的一部分。沐英恪盡職守,又始終敬畏洪武皇帝朱元璋,處事幹脆果斷,統領軍隊有方和治理地方得法,被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譽為留守雲南邊陲的不二人選。
然而,在大明洪武二十五年,沐英因為受到太子朱標病逝的消息刺激,他中風病倒,回到昆明府邸後不久病亡,享年48歲。
這一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對沐英的深情厚誼讓人動容,他曾為沐英的病世嚎啕大哭,並下詔將沐英的靈柩歸葬應天府,並追封沐英為“黔寧王”。
在沐英的鎮守雲南期間,雲南當地流傳著一句民謠:“先王死後,誰為我父?誰為我母?”可見沐英當時在雲南百姓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