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雙妹妹所言極是,我也是這樣想的。”說完劉浩嶼一揮手打出火焰,將倒在地上的所有黑衣人包裹其中,轉眼之間他們就化為了飛灰……
接下來,劉浩嶼一邊帶著兩位妻子和侍女小翠、小菊一起向上攀爬……腦子裏想著自己這次之所以向西南的方向遊曆,主要是想去看看沐英,能不能將他挽救,畢竟在後世記載中,沐英在洪武25年的時候就病逝了。
在洪武25年6月,黔寧王沐英在昆明府邸病逝,僅僅隻有48歲。沐英逝世後,洪武皇帝朱元璋悲痛不已,特地命其歸葬於應天府,並追封為“黔寧王”,又下詔讓沐英的子孫世代鎮守雲南。
後來洪武皇帝朱元璋每次提到沐英的時候,都會割腕痛惜、泣不成聲。
“有朕兒鎮守雲南邊陲,我大明無西顧之憂啊。”然而,在沐英死後隻過了五年的時光,洪武皇帝朱元璋就將沐英的長孫沐斌扣在應天,對外宣稱說是讓沐斌學習,實際上卻是讓沐斌作為沐家的人質留在應天。
沐英是否真的如洪武皇帝朱元璋所說的那樣,他能夠給大明解決後顧之憂嗎?當時沐英正值壯年,那他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去世的呢?為何五年後洪武皇帝朱元璋要扣留沐英的長孫沐斌作為人質呢?
其實,沐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養子,出生在1353年,在他父母雙亡之後,有一年討飯的時候遇到了朱元璋和妻子馬氏。朱元璋夫婦二人見沐英可憐,便將沐英收為義子。
當時,朱元璋夫婦還沒有孩子,因此他們夫妻倆對沐英特別照顧,甚至將沐英名字改為“朱英”。後來朱元璋長期在外征戰的時候,照顧沐英的生活起居就落在馬氏的身上了。
當年的沐英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卻聰明機敏,遇到問題善於分析,深受夫人馬氏的喜愛。這對沐英來說,洪武皇帝朱元璋夫婦當年在戰亂時期將他收養,撫養他長大成人,又教他學文和練武,這樣的一份恩情沐英一生都是難以報答的。
到了1362年,剛剛18歲的沐英接替了徐達去鎮守鎮江,隨後又跟隨湯和攻打了福建,雖然沒有取得什麼特別突出的戰功,但這段時間的曆練使沐英學到了很多知識。
沐英和藍玉差不多,洪武皇帝朱元璋對年輕的沐英也是非常的重視,先後將他安排在徐達、湯和等一些名將的身邊,讓他學習那些名將的戰鬥經驗和對敵策略,以便將來能更好地為洪武皇帝朱元璋自己效力。
到了後來,在洪武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前,他特地召回了沐英,並要求沐英恢複自己的原姓。這時候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正在為建立大明朝而忙碌著,同時他的長子朱標也已經長大成人了,朱元璋稱帝後,朱標會理所當然的成為太子。讓沐英改回自己的姓,朱元璋也許就是出於這樣的考慮吧……
然而,在當時對作為朱標哥哥的沐英來說,則麵臨著尷尬的局麵。對於洪武皇帝朱元璋的一些敵人來說,要是將沐英作為籌碼,會引起大明朝內部的紛爭,也許會讓洪武皇帝朱元璋、朱標等人與沐英兵戎相見都是有可能的。
朱元璋認為,恢複沐英的原姓既可以鞏固自己的統治,也可以保護沐英本人的安全。到了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但是由於沐英當時沒有什麼功績,隻被封為鎮國將軍。
不過,洪武皇帝朱元璋卻將沐英安排到了“大都督府”,擔任要職。當時的“大都督府”是大明朝軍隊的指揮機構,那裏的所有官員基本上都是朱元璋的親信部將和一些要重點培養對象。
因此,盡管沐英當時的官位不高,但是他卻是一個實權派。在“大都督府”裏,沐英的處事果斷和藍玉的勇武剛強都讓洪武皇帝朱元璋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