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人要識時務,“喜新厭舊”不為過(3)(1 / 3)

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新興王朝誅殺功臣的事例比比皆是,但也有不少功成身退,落得圓滿結局的“心機”之人,春秋時期的範蠡,便是一個典範。

範蠡是楚國宛人,年輕時就顯示出不同凡響的才智。為了不苟同於世俗,佯裝狂癡,潛心博覽群書,探討濟世經邦之策,隱身待時。

勾踐即位後,時機來了。越國大夫文種到宛訪求人才,聞得範蠡名聲,便親自前去拜訪。起初,範蠡不知文種是否有誠意,於是一再回避。後見文種求賢若渴,於是親迎文種,二人終日而語,縱論霸王之道,誌同道合。文種將範蠡舉薦給越王勾踐,成為勾踐的股肱之臣。

範蠡追隨勾踐20多年,軍國大計多出其手,為滅吳複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官封上將軍。作為一名具有遠見卓識的戰略家和對人生社會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思想家,憑借他多年的從政經驗,深深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滅吳之後,越國君臣設宴慶功,他看到群臣皆樂,獨勾踐鬱鬱寡歡,立即猜到勾踐的想法。勾踐在謀取天下之時依靠群臣之力,而今天下已定,他不想把功勞歸於臣下。常言道:“大名之下,難以久安。”範蠡覺得自己名聲太顯赫,不可久留於越國,何況他也深知勾踐的為人是可以共患難,而難以同安樂,於是,毅然決定激流勇退。他給勾踐寫了一封告退信,說:“我聽說主人心憂,臣子就該勞累分擔;主人受侮辱,臣子就該死難。從前,君王在會稽受侮辱,我之所以沒有死,是為了報仇雪恥。現在仇已報恥已雪,我請求追究使您受會稽之辱的罪過。”

越王對範蠡戀戀不舍,他流著淚說:“你一走,叫我倚靠誰?你若留下,我將與你共分越國。”

範蠡對宦海沉浮,洞若觀火。他一語雙關地說:“君行其法,我行其意。”他不辭而別,駕一葉扁舟,入三江,泛五湖,人們不知其所往,果不出他所料,在他走後,越王封他妻子百裏之地,鑄了他的金像置於案右,比擬他仍與自己在朝議政。人走了,留下一尊無害的偶像,可以崇拜,借此沽名釣譽。但對還留在朝中的功臣,勾踐則是另一種態度。

範蠡泛舟江湖,跳出了是非之地,秘密來到齊國。此時,他想到了有知遇之恩,且風雨同舟20餘年的文種。他給文種修書一封,寫道:“物盛而衰,隻有明智者了解進退存亡之道,而不超過應有的限度。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鷹眼狼步,可以共患難,不可同安樂,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種接到信,恍然大悟,便自稱有病不再上朝理政,但為時已晚。不久,就有人誣告文種企圖謀反,盡管文種反複辯解,也無濟於事。勾踐賜文種一劍,說:“先生教我伐吳七術,我僅用其三就將吳國滅掉,還有四條深藏先生胸中,請去追隨先生,試行餘法吧。”再看所賜之劍,乃吳王當年命伍子胥自裁之劍,這真是曆史的莫大嘲諷。文種一腔悲憤,仰天長歎:“我始為楚國南陽之宰,終為越王之囚,後世忠臣,一定要以我為借鑒!”引劍自刎而亡。

範蠡和文種對待名利不同的見解和眼光,便導致了兩種不同的人生結局,給後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經驗和教訓。擇主固然重要,必要時敢於激流勇退,不貪圖富貴之鄉更是為官之道的一個最高境界,做人要有“心機”,懂得進退之人才能深悟其中的秘密。

7.必要時,“炒掉”你的“主子”

做忠臣未嚐不是忠君愛國之表現,但做愚忠之臣卻有悖於自己的一番報國之誌。做人要辨別是非曲直,不要做愚忠之臣,否則的話自己的命都被小人暗算了,難道還要到陰曹地府去實現自己的宏大誌願?

遇到小人暗算而又無路可走時,最佳的辦法便是棄暗投明,另擇明主了。做人千萬不可吊死在一棵樹上,做愚忠之臣往往隻有死路一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