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人要識時務,“喜新厭舊”不為過(2)(2 / 3)

沒多久,莊襄王去世,嬴政即位。呂不韋除任丞相、文信侯外,順理成章地做了秦王嬴政的“仲父”,他的個人專政從後台轉入了前台,呂不韋不愧是中國第一商人,至此,他經營的事業,達到了輝煌的頂點。

呂不韋一生縱橫於商場與官場,上下通吃,左右逢源,成為那個時代最矚目的人物,他的“養虎”之術為他帶來了極大的榮耀和財富,成為和皇帝並駕齊驅的人上之人。但遺憾的是,呂不韋在人生的巔峰時忘記了“養虎為患”的經驗教訓,樹大招風,他的存在已經深深影響了秦始皇嬴政的執政地位,最終呂不韋沒有逃出被毒死的命運,沒有落得個善終的結局。

縱觀呂不韋的一生,其“心機”之盛可謂冠絕古今,但他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建立靠山之後沒有適當藏鋒,落得個悲慘的下場,值得後人深思和引以為鑒。

5.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人人都有喜新厭舊的天性,隻是這種天性有人表現得很明顯,有些人善於隱藏和隱忍,而做人若想成功,就應該懂得什麼時候該隱,什麼時候該顯,什麼時候放棄舊主而另投明主,在這拿捏和把握分寸之間,便正是一個人做人的“心機”所在。

達爾文在其劃時代的巨著《物種起源》中提出了自然界進化的一個基本規律,那便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其實這個規律不但適用於競爭激烈的自然界,同樣也適用於競爭格局日益複雜的人類社會,這種競爭格局的存在,便導致了在特定的時候必然有適應社會前進方向的政權出現,也必然有被時代所淘汰的政權沒落,在這種情況下,聰明的人便會選擇投靠代表新生和希望的“新主”,而隻有那種腦袋一根筋且頑固不化的人才會依然追隨沒落的舊主,成為時代和曆史的殉葬品。

以敢於勸諫而名垂青史,與房玄齡、杜如晦等一起忠心輔佐唐太宗,開創了盛極一時的“貞觀之治”的一代名臣魏征,便是這樣一位懂得“喜新厭舊”的人,正是因為他選擇了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他的才華和忠誠才能青史留名,在曆史上享有崇高盛譽。

魏征生於北周時代的靜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其時,天下大亂,他出身於書香世家,父親也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人,曾經出仕隋朝,做過地方官,但很早去世了,所以,魏征年輕時候的家庭生活十分清貧,但魏征胸懷大誌,總想幹出一番事業來,於是,他就刻苦讀書,勤奮學習,在學問和政治才幹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當時正值隋煬帝荒淫無道,天下英雄豪傑紛紛起兵反隋。魏征先是參加了元寶藏的起義軍,但又覺得看不清楚天下大勢,心中茫然,不知所從,便出家當了道士,以避一時之亂。後來,另一支起義軍的首領李密非常賞識他,就立即派人把他請去,讓他掌管軍中的文書。

在李密的軍中,魏征的地位很低,他沒有任何發言權。即便合理而有遠見的建議,李密也不矛采納,李密的剛愎自用,導致了被王世充部火攻加奇襲,慘遭失敗。

此時的魏征已看出李密決非改變天下的人,恰好此時李密走投無路,率部投降了李淵。魏征便抓住機會,成為了李淵手下的一員諫臣,為李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