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在屋簷下怎能不低頭(1)(3 / 3)

3.無能之能闖天下

古人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真正成大事的人是不會鋒芒畢露的,他們的“心機”在於暫時隱藏智慧,一方麵和旁人維持和諧的關係,避免受傷害;一方麵透過冷靜的觀察,掌握大環境的脈博等各方麵的條件成熟了,自然便可英雄大顯身手了。

韜光養晦無論是對一個國家還是對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智慧的體現。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談到中國未來幾十年的外交基本策略時,便提出了一個至今讓中國受惠頗多的觀點,那便是“不出頭、不稱霸,韜光養晦,有所作為”,事實上,正是遵循這一基本原則,中國的經濟才能在和平的環境中得以快速的發展了二十多年,可見韜光養晦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不無助益的。

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韜光養晦同樣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埃及前總統薩達特,便用這一策略成功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和抱負。

埃及前總統薩達特是1952年埃及“七·二三”革命的組織者和發起者之一。在革命成功以後,領導者相互之間爭權奪利,十分激烈,隻有他不圖大權,恬淡自若。對於大權在握的納賽爾,他非常尊敬;對納賽爾所提的建議,也從來沒提出不同的意見;對於納賽爾的話,他也總是唯唯諾諾。為此,納賽爾稱薩達特為:畢克巴希薩薩(即“是是上校”),甚至不滿意地講:“隻要薩達特不老說‘是’,而用別的話來表示他的讚成意見時,我就會覺得舒服些。”在日常工作中,薩達特不露聲色,表現也是平平常常。對於內政問題和外交大事,他從不拿出主見,偶爾自己的公開態度稍有出格,他就會立刻糾正過來,與納賽爾的一批信徒保持一致。

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以後,納賽爾想隱退,將紮克裏亞·毛希丁提名為繼任者。但是,三年之後,考慮到順從及危險性大小等理由,權衡再三,納賽爾出人意料地選薩達特為繼任者。出於易於控製和為人溫和的考慮,埃及軍方也支持薩達特。

1970年9月納賽爾去世,埃及開始了一場激烈無比的權力之爭。紮克裏亞·毛希丁、阿卜杜勒·拉蒂夫·巴格達迪、阿裏·薩布裏、卡邁裏·侯賽因、薩米·謝裏夫這些人,既有潛在勢力,又都大權在握,他們之間誰都互不相讓。後來基於政治妥協,這些人把平日不起眼的薩達特捧上了總統的寶座。

當薩達特繼任總統的職位以後,一反平日之態,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係列改革。他自然是先排除異己,把毛希丁、薩布裏等潛在對手革職或者降職,以穩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接著,他又進行了政治上實行民主,經濟上實行改革的政策。特別是在外交方麵,1972年7月,他下令驅逐了在埃及的2萬名蘇聯專家;1973年10月,向以色列發起了“十月戰爭”,打破了中東“不戰不和”的僵持局麵;1974年6月與美國恢複了外交關係;1977年11月親自訪問以色列,打破埃及、以色列關係的僵局;1978年與美國、以色列簽訂戴維營協議,由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等等。這一係列的外交上的驚人之舉,使他一躍而成為70年代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吒風雲的大人物。

正是薩達特深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他才隱其鋒芒,韜光養晦,後來終於登上總統寶座,表現了非比常人的“心機”和智慧,值得胸有大誌的人學習和借鑒。

4.抬頭看路,低頭做人

做人要有“心機”,就應該懂得變通的道理,如果暫時不得勢而依附在別人的“屋簷”下,就一定低下你的頭,收斂自己的個性,以隱忍換得以後的騰飛。

《紅樓夢》裏的林黛玉,因寄人籬下,自認為“不敢多行一步路,不敢多說一句話”,這就是人在屋簷下,低頭做人的真實寫照。一個人暫時處於劣勢,靠著別人生活,還要飛揚跋扈,豈不貽笑大方?在人屋簷下,一定要低頭,這是明哲保身的“心機”所在。

老百姓有一句俗語,叫做“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意思是說人在權勢、機會不如別人的時候,不能不低頭退讓,但對於這種情況,不同的人可能會采取不同的態度。有誌進取者,將此當作磨煉自己的機會,借此取得休生養息的時間,以圖將來東山再起,而絕不一味地消極乃至消沉;那些經不起困難和挫折的人,往往將此看作是人生和事業的盡頭,他們畏縮不前,不願想法克服眼前的困難,隻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聽天由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