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思量(2 / 2)

想想也是,這些事哪裏是一般的局外人能夠猜得到的,而且,目前思考這些事情也的確是沒有什麼用處,交往得久了,原因自然也就知道了。遂眾人略過這個話題不談。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又向李城賀請教起了關於思聞書院考試和士子聚會的事情。這個話題真是好啊,不禁讓李城賀立時變得神采飛揚,就連旁邊的小寶李長風,都睜大了圓溜溜的眼睛,一副生怕漏掉了一句的樣子。

原來,思聞書院作為最高的學府,入門的考試就要考六天,每兩天考一個科目,每兩場考試中間會有一天的時間用來休整。三個科目分別是書畫,策論,和麵試。每一場考試都分六個等級,分別是下,中下,中,中上,上和上上,每一場能夠獲得“中上”及其以上的評價的士子,便可以進入下一場的考試。整個考試過程都會由吏部和禮部派出的眾位官員共同監察,務求選拔出最優秀的人材。

書畫相對來說還算比較簡單,隻要按照規定的題目作畫、配詩,再分析考官給定的文章或詩詞,便可以結束了,這一科目主要是考察學生入學之前的書畫功底,以及對所讀的內容的理解程度,主要靠的是多年的積累,不過,能夠被各地的書院推選,來到這裏參加思聞書院的入學考試的士子們,自然是不會輕易地被這樣的題目考倒的。

第二項的策論,顧名思義,便知道這是要考士子們對於時事和朝廷政策的判斷能力,題目大多是對當時政治問題加以論說,提出對策等等。這樣的考試便確保了選出來的士子不是隻懂得死讀書、讀死書的書呆子,能夠在日後真正為國家出力,成為棟梁之材,就算不能成為日後的官員,也要確保會給書院帶來新的、有益的觀點。去年好像就是關於吏治的一個題目。

第三場的麵試,則是思聞書院裏的各位夫子親自接待每一位學子,並不會很嚴肅很正式,或者是規定了問每個人什麼樣的問題,很隨意地,在涼亭裏,或是回廊上,三五個夫子,和一個學生隨意地聊著。而具體從什麼角度來評判這個士子的表現,則一向都是不為人所知。奇怪的是,這一場的筆試,卻往往是曆年來考試中爭議最少的部分。每一個在第三輪被刷掉的學子,一般都會心悅誠服。

聽了關於思聞書院入學考試的介紹,蕭若清也覺得,在如今這樣的世界裏,很難想出比這更加妥當的考試了。每一位通過這樣的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必定都是現階段能夠選出的最好的。盡管和地球後世的選拔方式沒法相比,但是在這個年代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嚴格,甚至是苛刻的了。

送走了李氏父子,蕭若清便立刻扯著秦越瀾,笑眯眯地問道:“小瀾,你當初是不是也很想進那個思聞書院讀書?”

秦越瀾回憶了一會,微笑答道:“是啊,當初我讀書的那個書院,每年也有兩個人可以來梁城考試,夫子每每都會讓我們這些後學晚輩像他們一樣,刻苦讀書,以後可以來梁城考試,進入思聞書院,出人頭地。”

蕭若清若有所思,繼續問道:“那你現在呢?還想不想去?老李不是說,往年還有五十多歲的士子考生也會來考試的嗎?何況你現在並不老。隻要我們在梁城或者在江州城找一家小的書院,讀上一年半年的,再請那裏的夫子推薦你回來考,不就好了嗎?反正你讀書學東西都很快的。一定能夠被推薦的。”

秦越瀾看了看蕭若清那張寫滿了期盼的麵孔,半天沒說話,直到若清有些不耐煩了,才接著說道:“算了,且不說我早就沒了那份心,就說現在,讓我去讀書做官,可能我還覺得麻煩,和你一起自在慣了,都開始懶散了。”

蕭若清聽了這話,“嘿嘿”一笑,說道:“那好啊,不去讀就不去好了,我隻是怕你萬一還有這個心願而已,卻不想你又發作到我的懶散上麵來了,早知如此,就不問你了。”

絆了一會嘴,又互相追打了一番,兩人便各自休息去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