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經過了好一陣子的依依惜別,蕭若清和秦越瀾才踏上了通往梁城的道路,將餘鳴送回了原來的藥鋪裏繼續當他的小學徒。一路上賞著夏末的風景,享受著沁香的清風,兩人回到了梁城的沈家小院。
回到家裏,兩人卻驟然發現,整個客廳裏堆的滿滿都是各種禮物,不知道裏麵的東西都是什麼,但是大箱小箱卻都不少。而李城賀則站在一旁十分不好意思地解釋著,那天的孔辰溪公子是多麼多麼地客氣,多麼多麼地讓人難以拒絕,加上當初他又沒有辦法替兩人做主,就隻好先全部收下,在這裏看守著,等他們兄弟二人回來,再作打算。
蕭若清看著李城賀那變得清瘦的臉,還有深陷的眼窩,再看著這許多完好無損的禮物,心裏頓時覺得十分過意不去,明白老李肯定是害怕東西被搶或是被盜,又不知道該如何安排,隻能一直在這客廳裏隨意睡著,每天守著,恐怕這幾個月都沒有睡個安穩覺。
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蕭若清隻是覺得滿心的感動。雖然他並不在意這些禮品,卻很在意老李一直守在這裏的心意。這樣老實厚道的人啊!趕緊推了老李回去睡,老李臨走還不忘將幾個月以來收集的各種名帖拜帖都拿了出來給兩人過目,大概交代了一番之後,才安心離開。
待老李走後,兩人便愣在客廳裏,看了看那許多禮品,還有手中厚厚的拜帖。簡單翻了翻,大概都是孔侍郎和孔辰溪的,不過還有一些莫名奇妙的官員,甚至還有一張三皇子的名帖,不知道是什麼緣故。不過,這些名帖也從另一個側麵充分地說明,之前兩人在梁城順手醫治好了孔辰溪造成了多大的轟動,以及兩人在風口浪尖的時候離開梁城是多麼明智。
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中,很多大型的聚會,比如賞蓮、賞風、賞青花之類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私人聚會,每次孔辰溪都會發兩張邀請函到沈家小院來,邀請尚不知何時會歸的沈家兄弟一同前往。這樣的用心已經可以說是至誠了。如此一來,二人若是在回到梁城之後,不去盡快主動回訪孔公子,就真的是不近人情了。
二人簡單將禮物分了一下類,藥材之類便直接分別收好,金銀則送去銀號錢莊存起來,至於珍寶古玩之物,挑選了幾件小巧的隨身戴著,再留出了給李家父子的禮物,剩餘的大件東西則依舊裝進了箱子裏,放進了地下的庫房。事情已經時隔了這麼久,此時去退還禮物已經是有些不近人情,何況,二人當初的確也是救了那孔辰溪一命,推來推去的也沒什麼意思,還可能會讓人覺得有些攀附的心思,將禮物全數收下之後,再準備一些精細的兩人製作的藥品作為回禮也便可以了。
沒有其他的下人,蕭若清便隻好自己前去孔府遞送名帖,讓門房請了管家孔林來,想簡單交代一聲便罷。可是那孔林在得知,讓眾人盼著盼著,盼到望眼欲穿了的沈大夫終於現身了,甚至都有了想哭的衝動,扯了蕭若清說了好半天的話,反反複複都是想念啊,感謝啊,盼望啊之類的。這樣的熱情讓蕭若清實在是感到難以受用,糾纏了半天,實在是忍不下去了,便提出要告辭,解釋說自己也是剛剛進了城,回家之後才知道這些事情,所以才讓孔府空等這麼久,明日上午時分便帶著弟弟一起來拜會孔公子,親自向孔侍郎和孔公子告罪才好,請孔管家代為通報便是。
囉囉嗦嗦的孔林管家此時也大概看出了沈大夫的疲累,便識相地道了別,然後便趕緊回去稟報給老爺和公子這個重大消息,接著,整個孔府都開始忙碌了起來。
第二日,風和日麗,正是訪友的好日子。蕭若清一大早就被秦越瀾拉起來,梳洗一番,吃了早飯之後,便來到了孔府的門口,此時還不到辰時。但是孔府正門前卻是一副迎接大人物的態勢,兩列仆人恭敬地在門兩側立著,地上還鋪了厚厚的紅毯,而一個身著白衣的俊朗的年輕人就在紅毯的另一邊等待著,見到了兩個年輕人直奔自家而來,便迎了上去。
“在下孔辰溪,請問,兩位可就是沈清之、沈瀾之大夫?”那年輕人彬彬有禮地問道。
蕭若清連忙同樣回禮,說道:“是的,在下便是沈清之,旁邊這位便是我的弟弟沈瀾之,之前由於我們兄弟出門遊曆,如今才來拜會孔侍郎和孔公子,還請公子莫怪才好。”
那孔辰溪爽朗一笑,終於等到了久違的客人,寒暄了幾句,便引領著兩位客人進了自家的宅院,順便還解釋道,由於叔叔孔侍郎上午還有些公事,等到忙完了之後才能見到。
蕭若清看著這孔公子,麵目清秀而已,但言談舉止、輕輕一笑,卻總是讓人有如沐春風之感,和當初躺在病床上的那個藥罐子相比,真是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