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神秘的自然景觀(5)(3 / 3)

亞馬孫河流域的氣候溫暖、潮濕和多雨。在赤道(位於亞馬孫河的北麵不遠)附近晝長和夜長相等。夜間常常晴空無雲,有利於將晝間12小時內接受太陽的熱量較快地輻射出去。晝間與午夜之間的溫差比最溫暖的月份與最涼爽的月份之間的溫差大,因此夜間便是亞馬孫河流域的冬天。在馬瑙斯日平均高溫為32益,平均低溫為24益。偶爾也出現較冷的時期,特別是在南半球的冬季,當特別強大的氣團從極地向北橫掃亞馬孫河流域,使溫度急劇下降時。在每年的任何時候,幾天大雨之後接著是晴朗的天氣,夜間涼爽,濕度較低。在下遊地區,一年內大部分時間有涼爽的信風吹來。

對該地區氣候來說,降水量比溫度更為重要。從大西洋吹來的充滿水汽的風橫越南美洲,當到達安第斯山脈的東坡時被迫上升;這樣,空氣被冷卻,並通過冷凝作用失去水分,其結果是大雨滂沱,彙集成大江大河從安第斯山脈向東流去,並形成如此廣大的亞馬孫河水係。在低地的上空,大麵積的對流暴風雨產生很大降水量。

根據降雨情況不同,亞馬孫地區可分為三種氣候類型:

第一種發生在亞馬孫河口區和流域的西部,年平均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全年雨量分布很均勻;有些年份降水量可超過正常降水量一倍,在另一些年份可久旱不雨。

第二種類型包括亞馬孫大部分地區,有一個季度降水量特別少,但還沒有嚴重到影響植物生長的程度。

第三種類型包括沿亞馬孫流域南緣的地區,氣候漸次變化為巴西中西部的氣候,在南半球的冬季有一個更為明顯的旱季。

旱季盛行風向為東北偏東到東南偏東之間的風,7、8月為和風,但在旱季的其餘時間內當陣風有時達到十分強勁時為疾風。這個季節是遊人溯流而上或泛舟順流而下的最佳時間。

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多瑙河在歐洲僅次於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二長河,被人讚美為“藍色的多瑙河”,像一條藍色飄帶蜿蜒在歐洲大地上。它發源於德國西南部的黑林山的東坡,自西向東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烏克蘭,在烏克蘭中南部注入黑海。它流經10個國家,是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延伸至瑞士、波蘭、意大利、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亞、摩爾多瓦等7國,最後在羅馬尼亞東部的蘇利納注入黑海,全長2850千米,流域麵積81.7萬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2030億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為東經8°09憶~29°51憶,北緯42°04憶~50°11憶。

多瑙河幹流從河源至布拉迪斯拉發附近的匈牙利門為上遊,長約965.6千米(從烏爾姆至匈牙利門,長度為708千米,落差334米);從匈牙利門至鐵門峽為中遊,長約954千米,落差94米;鐵門峽以下為下遊,長約930千米,落差38米。

多瑙河是繼窩瓦河之後的歐洲第二最長河流。它起源於德國西南部黑森林,流至黑海的河口,長約2850千米,中經10個國家。

多瑙河在中歐和東南歐的拓居移民和政治變革方麵都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兩岸排列的城堡和要塞形成了偉大帝國之間的疆界;而其水道卻充當了各國間的商業通衢。在20世紀,它仍繼續發揮作為貿易大動脈的作用。多瑙河(特別是上遊沿岸)已被利用生產水電,沿岸城市(包括一些國家首都,如奧地利的維也納、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和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都靠它發展經濟。

多變的顏色

有人做過統計,它的河水在一年中要變換8種顏色:6天是棕色的,55天是濁黃色的,38天是濁綠色的,49天是鮮綠色的,47天是草綠色的,24天是鐵青色的,109天是寶石綠色的,37天是深綠色的。

多瑙河的上遊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