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神秘的自然景觀(4)(1 / 3)

喜馬拉雅山脈東西綿延2400多千米,南北寬200~300千米,由幾列大致平行的山脈組成,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在我國境內是它的主幹部分。平均海拔高達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座,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

喜馬拉雅山脈自南向北大致可分為三帶:南帶為山麓低山丘陵帶,海拔700~1000米;中帶為小喜馬拉雅山帶,海拔3500~4000米;北帶是大喜馬拉雅山帶,是喜馬拉雅山係的主脈,由許多高山帶組成,寬50~60千米,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數十個山峰的海拔在7000米以上,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各山峰終年為冰雪覆蓋,呈一片銀色世界。

喜馬拉雅山脈在地勢結構上並不對稱,北坡平緩,南坡陡峻。在北坡山麓地帶,是我國青藏高原湖盆帶,湖濱牧草豐美,是良好的牧場。流向印度洋的大河,幾乎都發源於北坡,切穿大喜馬拉雅山脈,形成3000~4000米深的大峽穀,河水奔流,勢如飛瀑,蘊藏著巨大的水力資源。喜馬拉雅山連綿成群的高峰擋住了從印度洋上吹來的濕潤氣流。因此,喜馬拉雅山的南坡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而北坡的雨量較少,植被稀疏,形成鮮明的對比。隨著山地高度的增加,高山地區的自然景象也不斷變化,形成明顯的垂直自然帶。

獨特的氣候

喜馬拉雅山脈作為一個影響空氣和水的大循環係統的氣候大分界線,對於南麵的印度次大陸和北麵的中亞高地的氣象狀況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由於位置和令人驚歎的高度,大喜馬拉雅山脈在冬季阻擋來自北方的大陸冷空氣流入印度,同時迫使(帶雨的)西南季風在穿越山脈向北移動之前捐棄自己的大部水分,從而造成印度一側的巨大降水量(雨雪兼有)和西藏的幹燥狀況。南坡年平均降雨量因地而異,在西喜馬拉雅的西姆拉(Shimla)和馬蘇裏(Mussoorie)為1530毫米,在東喜馬拉雅的大吉嶺則達3048毫米。而在大喜馬拉雅山脈以北,在諸如印度河穀的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帶的斯卡都(Skardu)、吉爾吉特(Gilgit)和列城(Leh),隻有76~152毫米的降雨量。

當地地形和位置決定氣象的變化,不僅在喜馬拉雅山脈的不同地方氣候不齊,甚至就是在同一山脈的不同坡向也有差異。例如,馬蘇裏城在麵對台拉登(DehraDun)的馬蘇裏山脈之巔,高度約為1859米,由於這一有利位置,年降雨量為2337毫米,而西姆拉城在其西北一係列高度為2022米的山嶺之後約145千米的地方,記錄到的年降雨量為1575毫米。東喜馬拉雅山脈比西喜馬拉雅山脈緯度低,較為溫暖;記錄到的最低溫度在西姆拉,為-25益。5月份平均最低溫度,在大吉嶺1945米的高度記錄到的是11益。同月,在鄰埃佛勒斯峰近5029米的高度,最低溫度約為-8益;在5944米,氣溫降到-22益,最低溫度為-29益;白天,在能避開時速超過161千米的強風的地區,即使在這樣的高度,太陽也多是和煦溫暖的。

南坡從海拔僅2000多米的河穀上升到8000多米的山峰,河穀的水平距離不過幾十千米,自然景象卻迅速更替:低處溫暖濕潤,常綠闊葉林生長得鬱鬱蔥蔥,形成常綠闊葉林帶;海拔升高,氣溫遞減,喜溫的常綠闊葉樹逐漸減少,以至消失,而耐寒的針葉樹則漸增加,在2000米以上為針葉林帶;再往高處,熱量不足,樹木生長困難,由灌叢代替森林,出現灌叢帶;在4500米以上為高山草甸帶;5300米以上為高山寒漠帶;更高處為高山永久積雪帶。北坡氣候幹寒,降水量少,自然景觀的垂直分布的層次也比南坡少得多。

南坡雪線比北坡低,雪線高低的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溫度,即陰坡陽坡的問題,陽坡溫度高,雪線高,陰坡溫度低,雪線低;二是降水量,即迎風坡背風坡的問題,迎風坡降水量大,雪線低,背風坡降水量小,雪線高(降雪速度與融雪速度的問題)。兩個因素哪個影響為主很難區分,但現在見到的問題基本上是降水量的影響要大於溫度的影響,即迎風坡背風坡的問題大於陰坡陽坡的問題。例如:喜馬拉雅山南坡是陽坡,應該雪線高,但南坡也是迎風坡,所以雪線應該高,出現矛盾,但實際上南坡雪線低,因而說明迎風坡背風坡的問題大於陰坡陽坡的問題。判斷雪線高低應以此為準。

龐大的水係

喜馬拉雅山脈由19條主要河流排水,其中以印度河與布拉馬普得拉河為最大,各擁有約259000平方千米的山地彙水麵積。在其他河流中,有5條屬於印度河水係——傑赫勒姆(Jhelum)河、傑納布(Chenab)河、拉維(Ravi)河、貝阿斯(Beas)河,以及蘇特萊傑(Sutlej)河——總彙水麵積約為132090平方千米;9條屬於恒河水係——恒河、亞穆納(Yamuna)河、拉姆甘加(Ramganga)河、卡利河(Kali)、薩爾達河(Sarda)、卡爾納利(Karnali)河、拉普提(Rapti)河、根德格(Gandak)河、巴格馬蒂(Baghmati)河,以及戈西(Kosi)河——疏泄另外217560平方千米彙水麵積;還有3條河屬於布拉馬普得拉河水係——蒂斯塔(Tista)河、賴達克(Raidak)河,以及馬納斯(Manas)河——疏泄183890平方千米彙水麵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