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神秘的自然景觀(3)(2 / 3)

1953年5月29日,34歲來自新西蘭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裏(EdmundHillary)作為英國登山隊隊員與39歲的尼泊爾向導丹增·諾爾蓋(TenzingNor鄄gay)一起沿東南山脊路線登上珠穆朗瑪峰,是記錄上第一個登頂成功的登山隊伍。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為首的瑞士登山隊在人類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瑪峰(有準確記錄以來)。1960年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人員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他們是王富洲、貢布、屈銀華。此次攀登,也是首次從北坡攀登成功。1963年,以諾曼·迪倫弗斯為首的美國探險隊首次從西坡登頂成功。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為世界上首位從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女性。是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隊員登頂。其中藏族隊員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1978年,奧地利人彼得·哈貝爾和意大利人賴因霍爾德·梅斯納首次未帶氧氣瓶登頂成功。1980年,波蘭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維裏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穆朗瑪峰成功。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尼泊爾三國聯合登山隊首次從南北兩側雙跨珠穆朗瑪峰成功。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羅布·哈爾在內的15名登山者在登頂過程中犧牲,是曆史上攀登珠穆朗瑪峰犧牲人數最多的一年。1998年,美國人湯姆·惠特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攀登珠穆朗瑪峰成功登頂的殘疾人。2000年,尼泊爾著名登山家巴布·奇裏從大本營出發由北坡攀登,耗時16小時56分登頂成功,創造了登頂的最快紀錄。2001年,美國人維亨邁爾成為世界上首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盲人。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次珠峰地區綜合科考高度測量了登山隊成功攀登珠峰並測量了珠峰高度數據。

珠峰的“鄰居”

珠峰不僅巍峨宏大、氣勢磅礴。在它周圍20千米的範圍內,群峰林立,山巒疊嶂。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較著名的有南麵3千米處的“洛子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四高峰)和海拔7589米的卓窮峰,東南麵是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北麵3千米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西麵是努子峰(7855米)和普莫裏峰(7145米)。在這些巨峰的外圍,還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遙遙相望:東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幹城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爾和錫金的界峰);西麵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8201米的卓奧友峰和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形成了群峰來朝,峰頭洶湧的波瀾壯闊的場麵。珠穆朗瑪峰珠峰地區及其附近高峰的氣候複雜多變,即使在一天之內,也往往變化莫測,更不用說在一年四季之內的翻雲覆雨。大體來說,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為雨季,強烈的東南季風造成暴雨頻繁,雲霧彌漫,冰雪肆虐無常的惡劣氣候。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因受強勁的西北寒流控製,氣溫可達-60益,平均氣溫在-40~50益。最大風速可達90米/秒。每年3月初至5月末,這裏是風季過度至雨季的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過度至風季的秋季。在此期間,有可能出現較好的天氣,是登山的最佳季節。

豐富的資源

珠穆朗瑪峰山頂終年冰雪覆蓋,冰川麵積達1萬平方千米,雪線(4500~6000米)南低北高。南坡降水豐富,1000米以下為熱帶季雨林,1000~2000米為亞熱帶常綠林,2000米以上為溫帶森林,4500米以上為高山草甸。北坡主要為高山草甸,4100米以下河穀有森林及灌木。山間有孔雀、長臂猿、藏熊、雪豹、藏羚等珍禽奇獸及多種礦藏。

地球屋脊——喜馬拉雅山

亞洲雄偉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包括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00米。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稱埃佛勒斯峰,薩加·瑪塔峰),高達8844.43米。這些山的偉岸峰巔聳立在永久雪線之上。數千年來,喜馬拉雅山脈對於南亞民族產生了人格化的深刻影響,其文學、政治、經濟、神話和宗教都反映了這一點。冰川覆蓋的浩茫高峰早就吸引了古代印度朝聖者們的矚目,他們據梵語詞hima(雪)和alaya(域)為這一雄偉的山係創造了喜馬拉雅山這一梵語名字。如今喜馬拉雅山脈為全世界登山者們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同時也向他們提出最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