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凇最大的危害是使供電線路中斷,高壓線高高的鋼塔在下雪天時,可以能承受2~3倍的重量,但是如果有雨凇的話,可能會承受10~20倍的電線重量,電線或樹枝上出現雨凇時,電線結冰後,遇冷收縮,加上風吹引起的震蕩和雨凇重量的影響,能使電線和電話線不勝重荷而被壓斷,幾千米甚至幾十千米的電線杆成排傾倒,造成輸電、通訊中斷,嚴重影響當地的工農業生產。曆史上許多城市出現過高壓線路因為雨凇而成排倒塌的情況。
雨凇也會威脅飛機的飛行安全,飛機在有過冷水滴的雲層中飛行時,機翼、螺旋槳會積水,影響飛機空氣動力性能造成失事。因此,為了冬季飛行安全,現代飛機基本都安裝有除冰設備。當路麵上形成雨凇時,公路交通因地麵結冰而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山區公路上地麵積冰也是十分危險的,往往易使汽車滑向懸崖。
由於冰層不斷地凍結加厚,常會壓斷樹枝,因此雨凇對林木也會造成嚴重破壞。堅硬的冰層也能使覆蓋在它下麵的莊稼糜爛,如果麥田結冰,就會凍斷返青的冬小麥,或凍死早春播種的作物幼苗。另外,雨凇還能大麵積地破壞幼林、凍傷果樹。農牧業和交通運輸等方麵受到較大程度的損失。嚴重的凍雨也會把房子壓塌,危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雨凇造成災害的可能性與程度,都大大超過霧凇,在高緯度地區,雨凇是常出現的災害性天氣現象。消除雨凇災害的方法,主要是在雨凇出現時,采取人工落冰的措施,發動輸電線沿線居民不斷把電線上的雨凇敲刮幹淨,並對樹木、電網采取支撐措施;在飛機上安裝除冰設備或幹脆繞開凍雨區域飛行,可部分減輕雨凇帶來的危害。
總之,凍雨是冬季的一種低溫災害,為了出行安全,交通運輸、航空、鐵路、公路、電力、電信、郵政等部門以及廣大民眾都應十分重視。
霧凇
霧凇的形成
霧凇俗稱“樹掛”,在北方很常見,是北方冬季可以見到的一種類似霜降的自然現象,是一種冰雪美景。霧凇是霧中無數0益以下而尚未結冰的霧滴隨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黏的結果,表現為白色不透明的粒狀結構沉積物。
因此霧凇現象在我國北方是很普遍的,在南方高山地區也很常見,隻要霧中有過冷卻水滴就可形成。
過冷卻水滴溫度低於0益碰撞到同樣低於凍結溫度的物體時,便會形成霧凇。當水滴小到一碰上物體馬上凍結時便會結成霧凇層或霧凇沉積物。
霧凇層由小冰粒構成,在它們之間有氣孔,這樣便造成典型的白色外表和粒狀結構。由於各個過冷水滴的迅速凍結,相鄰冰粒之間的內聚力較差,易於從附著物上脫落。被過冷卻雲環繞的山頂上最容易形成霧凇,它也是飛機上常見的冰凍形式,在寒冷的天氣裏泉水、河流、湖泊或池塘附近的蒸霧也可形成霧凇。霧凇是受到人們普遍欣賞的一種自然美景,但是有時也會成為一種自然災害。嚴重的霧凇有時會將電線、樹木壓斷,造成損失。
霧凇奇觀
吉林霧凇儀態萬方、獨具風韻的奇觀,讓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讚不絕口。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霧凇對自然環境、人類健康所作的貢獻。吉林霧凇正迎合了時下非常流行的一句話:“我美麗,我健康!”
每當霧凇來臨,吉林市鬆花江岸十裏長堤“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柳樹結銀花,鬆樹綻銀菊,把人們帶進如詩如畫的仙境。江澤民總書記1991年在吉林市視察期間恰逢霧凇奇景,欣然秉筆,寫下“寒江雪柳,玉樹瓊花,吉林樹掛,名不虛傳”之句。1998年他又賦詩曰:“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樹瓊花滿目春。曆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霧凇能淨化空氣
在美麗之外,吉林霧凇也有很多實際的用處。北方也有一些地方偶爾也有霧凇出現,但其結構緊密,密度大,對樹木、電線及某些附著物有一定的破壞力。吉林霧凇因為結構很疏鬆,密度很小,不僅沒有危害,而且還對人類有很多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