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守衛行星的衛星(2)(1 / 2)

土星第八顆衛星——土衛八,公轉時間較長,繞土星一周需79.33個地球日。土衛八最大的特點是朝向其軌道前進方向的一麵總是黑如瀝青,而另一麵則亮白如雪,中間沒有灰色地帶,因而被科學家戲稱為“陰陽臉”。科學家認為,“陰陽臉”與土衛八表麵的黑暗物質有關。關於這些未知黑暗物質的來源,目前有兩種解釋。

一種解釋是“自生說”:當土衛八緩慢地繞土星公轉時,前麵半球表麵產生一層薄的黑暗物質,增強冰層對陽光的吸收。另一種解釋是“空降說”:德國自由大學的天文學家蒂爾曼·登克認為:“來自其他衛星的粉狀物質降落在土衛八正麵,使得這一麵與這顆衛星其他部分看起來截然不同。”

木星的衛星木星擁有數量眾多的衛星,目前已經確定的有66顆。到目前為止,木星是太陽係中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

木衛一

木衛一,又名艾奧,是木星的四顆伽利略衛星中最靠近木星的一顆,它的直徑3642千米,是太陽係第四大的衛星。木衛一的平均半徑為1821.3千米,主要由熾熱的矽酸鹽岩石構成,有稀薄的大氣,成分是二氧化硫與其他氣體。

木星的眾多衛星

1609年,伽利略發明了天文望遠鏡,並用來觀測天體。1610年1月7日,伽利略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為了紀念伽利略的功績,人們把這四顆衛星——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命名為“伽利略衛星”。目前,科學家確認的木星衛星已經達到66顆,也許不久還會有新的發現。

在木星眾多的衛星中,隻有這四顆“伽利略衛星”的個頭較大,有的和月亮差不多,照理說,它們應該和月亮的表麵狀態相似,但實際情況完全不同。

其中,木衛一離木星最近,它到木星的距離隻有11.6萬千米,還不到木星半徑的兩倍。在木星巨大引力地攪動下,它內部的熱能源源不斷地從核心噴出,形成火山,噴出的液體和氣體高達450千米,比地球上的火山噴發還強烈。火山的岩漿早已多次覆蓋了這顆星球的表麵,從現在的情形看,火山依然在猛烈地噴發。

木衛二是伽利略衛星中最小的一顆,半徑約為1570千米左右。木衛二的表麵全都是冰,光滑的表麵反射太陽光的本領非常強,它是伽利略衛星中最亮的一顆,在木星衝日時它的亮度可達5.57等,人們用肉眼就可以看見它。木衛二的表麵覆蓋著厚厚的冰層,冰層不斷地擠撞著,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冰層下麵海水湧動的結果。

木衛三是衛星世界中最大的一顆,它的半徑是2631千米,平均密度是1.95噸/立方米。科學家推斷它的表麵是由冰和岩石組成的,殼層下是一層冰幔,中心是鐵質的核。它最大的特別之處是有磁場,磁場是行星的主要特征之一,衛星有磁場可是非比尋常的。

木衛四是伽利略衛星中距離木星最遠的。它比水星稍小些,但質量隻有水星的1/3。木衛四的表麵都是環形山,地表構造十分古老。一些科學家認為這顆衛星沒有完整的內部結構,主要由岩石、鐵和冰“混合”而成。

天王星的衛星

到目前為止,已確認的天王星衛星有29顆。由於天王星距離地球非常遙遠,人類對它以及其衛星的探測還停留在初級階段,因此我們隻能得到一些猜測性的數據。

天衛二

天衛二是天王星第三大衛星,在天王星的已知衛星中與天王星的距離排名第十三,它由威廉·拉塞爾在1851年被發現。天衛二和天衛四很相似,但後者要比它大35%。天王星的大衛星都是由占40%~50%的冰和岩石混合而成,它所含的岩石比土衛五所含的要多一些。天衛二的劇烈起伏的火山口地形可能從它形成以來就一直穩定存在。天衛二非常暗,它反射的光大約是天王星最亮的衛星——天衛一的一半。它的表麵布滿隕石坑。盡管沒有地質活動的跡象,卻有著離奇的特征。

海王星的衛星

到目前為止確認的海王星衛星有9顆,它們是8顆小衛星和海衛一。其中海衛一是目前已知的太陽係內質量最大的衛星。

海衛一

海衛一是一顆非常特殊的衛星,它的直徑比月球略小,是太陽係中4個有大氣的衛星之一。海衛一離海王星較近,但卻是逆行的。在1989年,“旅行者”2號有了一次探測它的機會,這次探測令人驚訝。從“旅行者”2號發回的數據看,海衛一幾乎具有行星的一切特征:不僅有行星所有的天氣現象,具有類似行星的地貌和內部結構,它的極冠甚至比火星極冠還大,上麵的火山也在活動,驚奇的是它還具有隻有行星才有的磁場。所有的這一切都顯示海衛一是一顆極為特殊的衛星。

地球的衛星——月球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它的直徑約為3474.8千米,大約是地球的1/4、太陽的1/400,而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1/400,所以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幾乎和太陽一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