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神秘的行星(1)(2 / 3)

由於水星離太陽比地球近得多,隻有日地距離的一半不到,所以在水星上看太陽就比地球上看到的大得多,當然也更耀眼。

更為奇特的是,因為水星上沒有大氣,所以可以看到星星和太陽同時在天空中閃耀。

在太陽係的九大行星中,水星獲得了幾個“最”的紀錄:

(1)水星和太陽的平均距離為5790萬千米,約為日地距離的0.387倍,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有比水星更接近太陽的行星。

(2)水星離太陽最近,所以受到太陽的引力也最大,因此它在軌道上跑得比任何行星都快,軌道速度為每秒48千米,比地球的軌道速度快18千米。這樣快的速度,隻用15分鍾就能環繞地球一周。

(3)水星年是太陽係中最短的。它繞太陽公轉1周隻有88天,還不到地球上的3個月。在希臘神話中水星被比作腳穿飛鞋、手持魔杖的使者。

(4)水星距離太陽非常近,又沒有大氣來調節,在太陽的烘烤下,向陽麵的溫度最高時可達430益,而背陰麵的溫度則低到-160益,真是一個處於火與冰之間的世界!晝夜溫差近600益,奪得行星表麵溫差最大的冠軍當之無愧。

(5)在太陽係的行星中,水星“年”時間最短,但水星“日”卻比別的行星長,在水星上的一天(水星自轉一周)將近是地球上的兩個月(為58.65個地球日)。在水星的一年裏,隻能看到兩次日出和兩次日落,那裏的“一天半”

就是“一年”。

為了揭開水星之謎,美國宇航局在1973年11月3日發射了“水手10號”

行星探測器,前往探測金星(1974年2月5日)和水星(1974年3月29日)。

“水手10號”在日心橢圓軌道上和水星有兩次較遠距離的相遇,拍攝了第一批水星表麵大量坑穴的照片。從此水星表麵的真麵目被逐漸地揭開了。

1974年3月,“水手10號”行星探測器從相距20萬千米處拍下了水星的近距離照片,粗略看去很容易和月球照片相混淆,但仔細去看,水星表麵的坑穴比月球上的環形山更多更密,經分析證實這些大多是40億年前被隕星撞擊形成的。

“水手10號”先後拍攝了水星表麵兩千多張照片,清楚地看到水星表麵有大量的坑穴和複雜的地形。在水星上有一個直徑1300千米的巨大的同心圓構造,這很可能是一個直徑有100千米的隕星衝撞而形成的,它很像月球背麵“東方”盆地的情形。這個同心圓構造位於水星赤道地帶,特別熱,所以用熱量單位“卡路裏”來命名,叫做卡路裏盆地。另外有的坑穴還有像月球上某些環形山具有的輻射狀條紋。這也許是因為小的天體撞擊水星時,產生了許多小碎片,向四方飛散而造成的,有的長達400千米。水星表麵共有100多個具有放射狀條紋的坑穴。

水內行星是否存在

眾所周知,在太陽係中,從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到目前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冥王星有時比海王星離太陽近),總共有9大行星。

但是,近些年來,人們懷疑繼冥王星被發現之後(後被排除在大行星之外),還有第十個行星存在,為什麼呢?

天文學家們發現,有一個物體在擾亂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與其說天王星和海王星有一條環繞太陽運行的平穩軌道,倒不如說它們有自己的攝動軌道。

許多年來,一些天文學家認為這種攝動來源於它們的遠鄰冥王星的重力吸引。

這種重力吸引主要取決於冥王星的質量和冥王星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物體質量越大,其重力對其他物體吸引力也越大,然而,當物體之間距離增加,吸引力則相應減弱。科學家們知道冥王星與海王星、天王星之間的距離,但沒人知道冥王星的質量是多少,如果冥王星的質量約等於或超過地球的質量,那麼科學家就可以推算出,冥王星的吸引力將發揮在鄰近的兩顆大行星的攝動量上。

然而,1978年6月22日,美國海軍天文台的克裏斯蒂在一張冥王星的底片上發現它的邊緣有一個小小的突起,再查看以往的底片,同樣有這種現象,並且位置有規律地變化著,克裏斯蒂認為這是冥王星的衛星,取名“卡龍”。這顆取名“卡龍”的冥衛星以6.39天圍繞冥王星轉一周,它的軌道置於冥王星17000千米。由此算出冥王星的直徑為2200千米,是太陽係中最小的行星。

這一發現導致出一個必須正視的結論:冥王星不像天文學家推想的那樣重,其質量加上它的衛星“卡龍”的質量或許僅有地球質量的1/400。它的引力不足以擾亂天王星、海王星的軌道。

那麼是什麼物體在擾亂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呢?答案是可能還有一顆第十大行星存在。據推測它存在的形態有以下三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