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營(2 / 3)

而棠邑此時也表現保住這個北岸突出部的決心,也必然會不惜付出多慘烈的代價。

這時候全族老六百口被放逐到這個地方來,誰能對未來抱有一絲期待?

一名中年婦人坐在石頭上歇息,周遭有一群婦孺環護,她看到李秀、李池回來,隻當曹霸是下蔡負責接洽他們的普通衙吏,問李秀道:“你們去見韓謙,他怎麼?”

曹霸剛才也隻是匆匆將李秀、李池喊走,沒有跟其他李家人接觸,這時候看中年婦人氣度,再聽她坐著跟李秀、李池話的口氣,猜測她應該是李長風的妻室鄭氏。

李遇生前有一妻兩妾,但都在四五十歲左右染病而亡,郡王府內宅近二十年都是這個長子媳鄭氏在主事。

曹霸聽宮變之夜,便是這婆娘下令家兵將李普屍首奪回,在侍衛親軍銜尾追來,想要強闖進侯府,也是她下令家兵將亂兵打殺出去,守到韓道銘將李秀、李瑤送歸。

相比較鄭氏,其子李池性子卻顯得弱了許多,熟讀詩書,卻不像是李家將門出來的人。

“我與李池都可以在下蔡縣任事,但李家必須留在下蔡。”李秀看著一地的老弱婦孺,慚愧的道。

“一絲討價還價的餘地都沒有?”鄭氏蹙著眉頭問道。

“沒有。”李秀搖了搖頭,道。

“看樣子韓謙是逼著咱李家跟下蔡共存亡了。”鄭氏歎了一口氣道。

“爹爹,什麼時候能將我的刀弓討要回來?”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從一個三旬年歲的貌美婦人身邊掙紮過來,跑到李秀跟前問道。

他的年紀太,還不知道什麼家族生死存亡,也不知道什麼叫血腥殺戮,隻滿心想著將離開金陵時被沒收的木刀、獵弓討回來。

“犬子李旦。”見曹霸盯著自己的兒子打量,李秀道。

“你李家的崽怎麼不練槍,改練刀了?”曹霸甕聲問道。

李秀還沒有問曹霸的話,一個二十多歲的秀美少婦,牽著一對四五歲兒女的手,怯生生的從人群後擠過來問道:“伯哥,可有問到阿磧的消息?”

“李磧此時領著龍雀軍老卒在商州華陽縣,朝廷並沒有治他罪名的意思,已經頒傳詔令過去,著他協助梁軍修造雙龍溝棧道,李磧他會照顧好自己。”李秀寬慰他道。

“要不要寫封信派人送到華陽去?”那少婦又問道。

“這待我們見過馮宣之後再,”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韓謙雖然保住李家沒有受到血腥清算,但要是認為身為一方霸主的人是心慈手軟之徒,那就大錯特錯了,李秀心想即便要家兵去華陽找李磧,還是先跟馮宣招呼一聲為好,這時候給大嫂介紹身後的曹霸,“這位曹將軍,是溫家人,以前大哥領左驤營時,他曾在左驤營任執戟士。”

這時候有兩名吏過來,將李氏家帶到大營東北側約十四五裏外的一處宿營地。

宿營地裏有數十間伐木搭建的棚房,圍有一圈木柵牆,一看就知道這裏應該曾經是援汴軍在北岸的一處前哨營地,距離新建的下蔡新城有七八裏的樣子,四麵低淺處還有洪水泛流過後的痕跡。

此時淮河的水位降了下去,低淺的溝槽裏皆是泥漿。

兩名吏遞給十數張軍票,著李家自行安排人去輜重營領取米鹽柴炭以鍋被褥等生活必需品,便離開了。

家眷屬安置之事,由鄭氏帶著一幹婦人、少年子弟負責便行了,李秀還是帶著李池,隨曹霸趕去見馮宣。

看馮宣給他們指定的宿營地在下蔡新城之外,甚至要居東側一些,也就意味著敵軍越過渦水橫掃過來,李氏家安置的營地將是下蔡防禦體係的一個重要支撐點。

這樣的局麵,比他們最初所預料的還要糟糕百倍。

滁州刺史由韓成蒙接任,此時調任窖山峽大營副都總管的馮宣,實際是棠邑在北岸下蔡地區的主將,他除了身兼第一鎮師第一旅都虞侯的將職外,還兼領下蔡縣令,要負責北岸下蔡的駐防、防線修築以及流民接收及疏散等事,每忙得腳不著地。

當然,李氏今日流放到下蔡之事,他不會忘了。

有關李氏族人的處置,韓謙早就有過決定,馮宣也不需要額外再請示。

李秀帶著李池過來求見,馮宣抽出時間跟他們見麵,也不理會李秀要將族人放到下蔡新城安置的要求,隻是道:“你可以招募一千二百戶流民安置於李家新寨附近,丁壯皆以鄉勇入編,所需兵甲以及修造營寨的工具、牲口等,你這兩列個數字交給我……”

“棠邑諸多能臣名吏,不會預料不到一旦援汴軍主力推進到鄲縣境內,叛軍主力很有可能將會同蒙兀騎兵主力從東岸渡過渦水,切入鄲縣與下蔡之間,到時候你們要怎麼打?”李秀問道。

“這不是你這時要關心的,”馮宣看了李秀,道,“李家子弟何時畏難而不戰了?”

雖然十年之前的馮宣隻是敘州僅百餘戶的藩民寨之主,受同姓大宗壓迫,沒有多少耕地,苦逼到隻能帶著族人在沅江岸邊拉纖為生,後背都被粗造纖繩磨勵得鮮血淋漓,到處都疤痕,但這一刻他隻是淡淡看著有新生代名將之謂的李秀,不容李秀置疑他的決定。

“李秀以下,李家男兒絕不畏死戰,但請馮將軍通容一二,將家婦孺安置到下蔡城中,李秀沒齒難忘馮將軍的通容之情。”李秀放低姿態懇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