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得失(2 / 3)

“李知誥這麼幹脆利落的將光州四縣讓出,大概也是急著親自率部進入梁州吧?”周憚這時候插話進來道。

“你們在滄浪時暗中給他們下了絆子,使李長風、李秀提前領兵進入梁州,目前李長風又兼領梁州刺史,他要不能第一時間率兵進入梁州,一旦梁州局勢穩定下來,他就沒有借口進梁州了,”韓謙笑道,“晚紅樓與浙東郡王府,到底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周憚點點頭,他們在滄浪城與李長風、姚惜水以及費文伯交涉時,能感覺到姚惜水事前已知太原府陷落之事,但李長風卻不知此事,可見雖然李長風明義上是慈壽宮在外朝官位最高的人物,但呂輕俠、姚惜水等人對他多少還有所防備的。

“李知誥能率兵進梁州也好,等抵住趙孟吉、王孝先第一波反撲,溫博、譚育良他們也就可以率部撤出梁州了。”馮繚感慨的道。

“對了,關中現在形勢怎麼樣?”韓道昌想起一事,問道。

關中消息要傳到金陵,障礙太多,但韓道昌相信棠邑這邊哪怕是跋山涉水,也必然會派一些斥候翻越秦嶺或伏牛山潛入關中,及時確認關中的形勢變化,並將消息傳回來的。

“或許是右神武軍受降西進,朱裕便猜到我們要做什麼,他於十二月中上旬,就將精銳兵力都秘密集結到北線。而石繼祖得蒙兀人受封雍王之後,急於想奪下雍州做他的關中王,擔心雍州被蜀軍提前攻下,其部稍作休整,便沿汾水河穀南下,迫不及待的進入河津地區,踏進朱裕設下的陷阱,慘遭梁軍關中主力的痛擊,四萬兵馬被殺得大潰,石繼祖在亂戰中落馬身亡……”韓謙道。

“啊,朱裕這麼厲害?”韓道昌震驚問道,“不過,北線除了石繼祖之外,蒙兀人及魏州其他幾路兵馬在幹什麼,難道都坐看石繼祖所部被滅?”

“蒙兀人還是意圖圍殲梁軍北線主力,當時有六萬兵馬分作兩路協同石繼祖作戰,在看到梁軍主力出城後,想從側翼截抄其退路,達到合圍的目的,卻沒想到梁軍精銳在朱裕的親自統領,作戰極其迅捷凶猛,沒等到這兩路兵馬從側翼圍上來,石繼祖所部就被朱裕親率梁軍精銳打得全線潰敗,之後又被朱裕率部殺出重圍,撤回到雍州北部——整個戰事從發動到結束,僅三時間就結束了……”韓謙道。

“三?”韓道昌咂咂舌,都不知道該什麼才好,寒冬時節,關中平原上到處都是積雪,三時間都未必夠騎兵走出兩百裏地,更沒有想到投降蒙兀人滅亡晉國的晉太子石繼祖,得封雍王沒有幾,甚至都沒有奪下雍州封邑就身敗命亡,也是令人唏噓不已。

韓道昌又問道:“那這麼,梁軍很有機會能守住關中嘍?”

“難,”韓謙搖了搖頭,道,“梁軍這次大捷或能稍振士氣,但如此迅猛的前突作戰,再突圍回撤,自身傷亡也不會少。而此時雍州以西的鳳州、岐州等地,已落入趙孟吉、王孝先的控製之中,北麵的同州、麟州、慶州等地,又為王元逵的成德軍及平夏人占領,目前梁軍僅控製前朝京兆府所屬的雍、華、商三州十九縣。即便梁軍此時南部背依秦嶺,西部趙孟吉、王孝先又暫時無心東進,但北麵的地利盡失,蒙兀人的騎兵隨時能從渭水北岸的平川往雍州縱深處侵襲,甚至能直接穿插到華州腹地,切密關中梁軍與潼關的聯係……”

韓道昌知道雍華商三州乃是關中最為精華的地區,特別是雍華二州,地跨渭河兩岸,土地肥沃,即便關中地區被打殘之後,梁軍前些年占得關中,招攬流民,也很快在這兩州聚集民戶上百萬口。

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地利盡失之後,北麵的蒙兀人及東麵魏州叛軍,即便在石繼祖所部被擊潰後,猶能輕鬆集結十數萬兵馬徐徐南逼。

這時候關中梁軍在北線沒有險要地利能守,哪怕是蒙兀人放緩攻勢,僅派股騎兵南下侵襲,雍華兩州的農耕生產就無法維係下去,關中梁軍五六萬兵馬的糧草從哪裏籌集?

除非能將蒙兀人從關中驅逐出去,收複同慶及河津地區,西麵則要將趙孟吉、王孝先從岐州、鳳州驅逐出雲,關中的地利之勢才能算完整,

不過,朱裕能敗石繼祖已是用險,即便蒙兀人的主力收縮回去消化固化晉地,王元逵、田衛業皆是晉國老將,七八萬兵馬與平夏人的騎兵據守慶州、同州及河津地區,也非糧秣兵甲傷藥皆缺的關中梁軍輕易能敗。

“接下來梁帝朱裕或會與趙孟吉、王孝先議和,但也不會太輕鬆。”周憚道。

他昨日趕到光州赴任,要比韓道昌更早了解關中的局勢,想得也更透徹,並不覺得關中梁軍這次大捷能給他們所麵臨的惡劣局麵帶來根本性的改善。

而時間拖延下去,等蒙兀人覺得他們對晉地的控製力已經足夠,其騎兵精銳及漢軍再次集結調動起來,不僅關中梁軍危矣,據守汴京苦苦支撐的韓元齊、陳昆等部也將獨木難支,難逃敗亡之結局。

韓謙歎氣的搖了搖頭,撇開關中惡劣的局勢不提,討論起周憚接掌光州的事宜來。

目前要盡快將山寨係的人從均州東遷,有滄浪一事在前,李知誥他們此時也不會為山寨係人馬東遷設置什麼障礙,甚至他們不主動將人遷出來,李知誥也會動手驅逐,估計近期能有兩萬多軍民遷入光州。

李知誥同時也明確表示,不會讓這麼多人整編東遷。

目前商議的方案,是山寨係官吏及眷屬,由赤山會派商船接到東湖,其他願意遷入光州的民眾,除路引之外,由製置府按戶發放五緡錢路費,到光州後再發放相應的安家費。

此外,韓謙計劃將潢川、樂安兩縣重新劃歸到光州治下,但即便如此,光州未來也僅有民戶七萬餘口。

考慮後續淮河沿岸有維持長期軍事對峙的可能,這些人口還將主要安排潢河、穀水河上遊靠近淮陽山、桐柏山的淺丘低嶺區域。

而在這些區域,要將農耕生產安排好,就要修造更多的堰壩攔截水源,並通過槽渠引水,才能澆灌更多的田地,耕種成本要比臨近淮河的平原區域高出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