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陳雲之初(2)(1 / 3)

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最初,陳雲在排字房當學徒,後在發行所當店員。【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所以,多年以後,有一回,陳雲用牛皮紙包書、用繩子捆紮,那動作極為利索,使他的秘書大為驚訝。陳雲笑道,那是當年在商務印書館當店員時練就的基本功。

陳雲的毛筆字也寫得不錯,那也是因為在商務印書館工作,每日要往外大批寄書,必須端端正正在牛皮紙上用毛筆書寫地址及收書人的姓名所練就的。

對於陳雲來說,進入商務印書館,最為重要的是,他在這裏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影響,成了他一生中紅色的起點。

在上海,商務印書館是中國共產黨力量相當強大的地方。早在1916年7月27日,剛從北京大學預科畢業的沈德鴻,經親戚介紹,來到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英文部工作。

沈德鴻,字雁冰,後來以筆名“茅盾”聞名於世。

茅盾不僅是一位著作豐厚的作家,而且是中共資格最老的黨員之一。在1921年7月中共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前,上海便有了一個小組,亦即共產主義小組。這個小組的書記是陳獨秀,小組成員共17人,其中有後來成為中共“一大”代表的李達、李漢俊、周佛海,還有陳望道、林伯渠、俞秀鬆以及茅盾等人。中共“一大”,就是由這個小組負責籌備的。

中共“一大”之後,經常有各地的信寄往上海商務印書館,寫著“沈雁冰先生轉鍾英小姐台啟”。這“鍾英”其實就是“中央”的諧音,亦即“中共中央”。因為那時中共各地組織的信,直寄中共中央,諸多不便,就由茅盾代轉。何況茅盾在商務印書館主編《小說月報》,來自各地的稿件本來就很多,所以不容易引起警察局的注意。

也正因為這樣,商務印書館成了中國共產黨一個重要的基地。

陳雲進入商務印書館時,茅盾也還在商務印書館。陳雲比茅盾小9歲。那時,陳雲用的名字是廖陳雲。

陳雲思想活躍,又富於組織能力,很快就成了工人中的核心人物。

1925年上半年,陳雲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加入中國共產黨,他的入黨介紹人是中國共產黨上海商務印書館小組組長董亦湘和黨員惲雨棠。從此,陳雲在政治上邁出了至為重要的一步。

1925年5月30日,上海發生了著名的“五卅運動”。那是上海紗廠工人、中國共產黨黨員顧正紅在這月15日因罷工遭日本資本家槍殺,各界人士極為激憤。5月30日,上海工人、學生舉行示威大遊行,途經南京路遭到英國巡捕房開槍射擊,死傷數十人,造成震驚全國的“五卅慘案”。

1925年6月,上海總工會成立。

就在上海工人運動非常高漲的時候,年方20的陳雲也投入了工人運動。

在“五卅運動”後不久,1925年6月下旬,上海商務印書館工會成立大會在上海虯江路廣舞台舉行。

據當時參加會議並發表講話的上海印刷工人聯合會代表徐梅坤回憶,到會的會員和各界代表多達4000人左右。擔任會議主席的是王景雲,廖陳雲作為商務印書館工會代表在大會上講話。

中共在商務印書館工會中建立了黨團,成員中除廖陳雲和沈雁冰(茅盾)之外,還有徐梅坤、楊賢江、章鬱庵、丁曉先、鄔家良、王景雲、徐新之、陳醒華等十幾人,黨團書記為徐梅坤。

迄今尚存的商務印書館發行所1925年9月所攝職工會第一屆執行委員們的合影之中,身穿白色長衫、理平頭的陳雲居中而坐——因為他是職工會執行委員會委員長!其餘的委員有馬惠群、陳合慶、徐新之、章秋陽、趙琨瑜、謝慶齋、趙耀全、王寶元、李蘭階、唐文先、吳誌青、張慕良、姚鬆柏,而陳雲是委員們中最年輕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