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3 章 心理疾病的分析(1 / 2)

葉子找到了郭教授問起了關於心理疾病方麵的問題,郭教授很耐心的給葉子講解著。

人格障礙,精神病和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症、常用抗精神病藥物

心境障礙:躁狂症、抑鬱症,偏執性精神病,醫源性精神病、旅途精神病,寄生蟲病妄想,周期性精神病,家庭因素引發的精神障礙:喪偶綜合症

心理障礙幾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戀、落榜、人際關係衝突造成的情緒波動、失調,一段時間內不良心境造成的興趣減退、生活規律紊亂甚至行為異常、性格偏離等等,這些由於現實問題所引起的情緒障礙,成為心理障礙。像這些問題大多數人往往自我調節或求助父母、親朋、老師等幫助來調節,假如通過這些調節方法仍無效果時,就需要找心理谘詢醫生尋求幫助。

此外,心理谘詢也適用於神經症,包括強迫症、焦慮症、恐怖症、疑病症、神經衰弱以及人格問題等,還適用於心理生理障礙(即心身疾病)、神經係統器質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礙、兒童情緒障礙、學習障礙、各種智力發育異常等。

精神病指的是大腦機能活動發生紊亂,導致認識、情感、行為和意誌等精神活動不同程度障礙的疾病的總稱。致病因素有多方麵:先天遺傳、個性特征及體質因素、器質因素、社會性環境因素等。許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覺、錯覺、情感障礙、哭笑無常、自言自語、行為怪異、意誌減退,絕大多數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認自己有病,不主動尋求醫生的幫助。

還有不少人總愛用嘲笑的口吻說別人:“你有神經病”。其實,神經病是指中樞神經係統和周圍神經的器質性病變,這些病變往往有明顯疼痛、麻木、感覺喪失、癱瘓等症狀或\/和神經係統定位的體征,並可以通過醫療儀器如腦CT、MRI等找到病變的位置。

常見的神經係統疾病有:腦炎、腦膜炎、腦囊蟲症、腦出血、腦梗塞、癲癇、腦腫瘤、重症肌無力等。患者應去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尋求診治。

葉子此時此刻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郭教授的講話當中,他的眼睛緊緊地盯著郭教授,眨也不眨一下,仿佛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字。他的耳朵高高豎起,努力捕捉著每一個聲音,不肯放過任何一點細微的語調變化。他的身體微微前傾,雙手握拳放在膝蓋上,顯示出他內心的緊張和期待。隨著郭教授的話語不斷傳來,葉子的思維也跟著飛速運轉起來,他一邊思考著郭教授所講的內容,一邊在腦海中構建起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這些行為的表現有兩種,應激反應和適應不良反應。應激反應:應激是在出乎意料的危險或緊張情況下所引起的反應。應激事件是指對一般人來說都是相當危險或十分嚴重的事情,如親人死亡、考試失敗、家人分離、遭受挫折、意外打擊、罹患不治之症、受辱、被盜、失火、天災人禍、戰爭情境等皆為激性事件。這些突如其來的事件出現在每個人麵前,會引起人們的應激反應,即引起人們心理和軀體上的一係列反應,出現心理和行為異常。輕者表現為情緒緊張、感覺過敏、驚謊失措、疲勞無力等;重者為抑鬱、恐懼、焦慮、木僵、遺忘,以及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如心悸、多汗、厭食、惡心、尿急、顫抖等);更重者出現肢體麻痹、失明,甚至導致休克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