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艱難的找工作的曆程,他終於找到了一份在製衣廠當雜工的工作。他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決心就在這裏開始奮鬥,走上他的成功之路。他在這家工廠當雜工非常努力,每天他都要比別人幹多一倍的工作。他的努力引起了老板的注意,老板覺得他踏實肯幹,就把他調到了生產部工作。因為這是有一些技術性的工作,所以他在下班後就開始學習,研究怎樣能夠把衣服做得更好。他的技術很快就成了生產部最好的了,於是他被提升為領班。他又開始學習管理方麵的知識,使製衣廠的效益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經過了幾年之後,他不僅掌握了製衣的技術,懂得了工廠的管理,並摸清了服裝的銷售渠道。於是,他就自己開了一個小廠。他決心把這個小廠發展成為一個大廠。他開設的製衣廠,雖然規模並不大,但是他講究質量,注重信譽,所以客戶隻要與他做上第一筆生意,以後則會不斷增加訂貨。後來,有一個大客商向他訂購了一批服裝。他按時把這些貨交給對方,並做好各種售後服務工作,服裝的質量也非常好,客商十分滿意。此後大量訂單接連而來,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後來,他在香港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他對我說,在香港一定要有錢,否則就會被別人瞧不起。他為了能夠在香港出人頭地,付出了太多的艱辛與努力。雖然他今天已經衣食不愁了,但是他還要繼續奮鬥下去,希望能夠讓自己的企業盡快進入到香港的大企業行列。聽到他的訴說,使我認識到,成功是屬於踏實肯幹的人的。如果你想成就一番偉業,在確立你遠大的目標之後,就要靜下心來,認認真真、腳踏實地地做你該做的事情。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你不要夢想一步登天,如果基礎不紮實,那麼你的奮鬥目標則無異於空中樓閣。所以,真正聰明的人,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著,用自己的行動構築成功的基石。
有的人也知道為目標去行動,可是具有“等”“靠”的心理,有拖拉的習慣,總是不著急.不著慌,優哉悠哉,今天完不成,還有明天,後天。有些人很容易有一種拖拉的習慣,缺乏“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的精神。結果是“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為了克服這種惰性,做事情就應該雷厲風行,看準了的事就要立即行動。有些人的行動還容易受主客觀因素的幹擾,使得他們中斷或放棄了計劃,結果前功盡棄。目標要能得以實現,必須確保自己的行動不受任何幹擾。
六、強大的內在推動力——扔掉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壞習慣
一些人認為,生命中去做某件事的衝動和激情是一種永遠的品質,它將一直伴隨在他們左右,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它就像是聖經中所述的古以色列人經過荒野時所得的天賜食物和甘露一樣,必須在當天食用,必須要即刻用上它。如果當信心衰退、意誌消沉時,他們再想設法把它儲存起來,他們將發覺這是根本無法辦到的。
當你感覺到內心深處有一股不可抑製的激情在洶湧奔流時,當你發現你是那麼強烈地渴望去做某事時,當你的理智和自我意識發出無聲的呐喊時,實際上這是一種標誌,意味著你完全有能力做某事,並且必須是立即著手去做它。
我們去做某件事的最佳時機就是當我們精神飽滿、鬥誌昂揚、目標明確的時候。而每一次拖延和遲緩都會磨蝕我們的決心,削弱我們的意誌。當我們激情勃發、滿懷熱情和幹勁時,任何事都將變得輕而易舉;相反,如果一次又一次地拖延自己的行動,我們將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情願付出必要的努力或犧牲來達到目標,因為這一目標現在看起來並不像當初那樣具備吸引力了。
不要讓你的熱情冷卻,不要讓理想的火焰熄滅。下定決心告訴自己,你不願也不能在渾渾噩噩中虛度此生,不願也不能屈服於生活的不理想狀態。振奮起你的精神,朝著值得為之奮鬥的目標大踏步前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