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別讓思維定勢捆住了你——習慣思維,會讓你束手無策(3)(3 / 3)

其實,創新並非是高不可攀的事情,隻要我們能改變過去的模式,推出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東西就是創造。麥當勞並沒有發明任何新的東西,它生產的“產品”也許以前任何一個小餐館都可以製作。但是麥當勞連鎖店的創始人克羅克運用文化概念和管理技術,使“產品”標準化,設計出生產流程和加工工具,製定各階段的工作標準,從而大大提高了資源的使用效率,並以“質量、清潔、服務和價值”這樣一絲不苟的企業文化準則和經營觀念不斷開拓新市場,接納新顧客,這就是創新精神。

內心的良好的創造性思維能幫助你更好地發揮你的潛能,找到你內心的油井和金礦。與地球上的自然資源不同,你的“自然資源”隻有當你不用時才被浪費和耗盡。你應該盡力使自己更高的天賦派上用場,使你和別人都能享受因此帶來的好處,千萬別懷疑你的能力,它似在弦之箭隻待發射。用好了你的才能,你就不再是聰明而身無分文,而是聰明又富有。

下麵的這則故事或許更能說明這一點。一對年輕夫婦走在鄉村小道上,看見一個老農夫,便停下來問他:“先生,您是否能告訴我這條路通向哪兒?”這個農夫不假思索地說:“孩子,如果你走對了方向,它可以通向世上任何一個你想去的地方”。

九、培養洞察力——丟掉鼠目寸光的壞習慣

眼光銳利、洞察力強的人,他們對事物的反應靈敏;眼光短淺的人,常常對外界事物視而不見,即使看見了也隻是浮光掠影,不能深層次地了解事物。

有了洞察力,可以讓有些人對眼前的事物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掌握命運的主動權。

有些人要在社會中做個成功的人,就一定要注意培養自己敏銳的洞察力。

有兩名罪犯被關押在處於沙漠的監獄之中。麵對著漫漫刑期和鐵窗外的沙漠,一個罪犯覺得刑期太漫長了,說不定沒等到獲釋那一天自己就死了。於是整天唉聲歎氣,過著醒時抱怨,怨完就睡的日子。而另一個罪犯看到外麵的沙漠,心想為什麼不能把它變成草原呢?如果幹得好,說不定可以早些出去呢?於是,他看了很多治沙方麵的書,並提出了一套係統的治沙計劃。按照這套計劃,隻幾年的時間,就把監獄的四周變成了綠茵茵的草地,他因此被提前釋放。

很多時候,人們往往對眼前的事物視而不見,而就是眼前的事物,其實就可以有所發現、有所創造,發現了它們,就會掌握命運的主動權。

缺乏洞察力的人往往被固定在普通的思維之中,囚禁於習慣的評價、感覺和態度,很難從思維定勢中突圍出去。一旦喪失了觀察問題的敏銳感覺,即使處處有生財和疫達之道,也會視而不見。被蘋果砸過腦袋的人恐怕難以計數,砸了腦袋的蘋果不是被吃掉就是被扔掉,但有一個蘋果例外。牛頓將這一極為平常的自然現象予以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發掘與提升,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大家都知道“鼠目寸光”,與之對應的則是鷹眼眼光的寬廣。鷹眼的出色之處在於它不僅看得遠,而且看得清楚。光是舉目四望是不夠的,看得細致明了也是必要的。鷹眼同時具備宏觀與微觀的眼光,它看得既不粗枝大葉,也不拘泥於局部,就是說,要掌握宏觀與微觀的平衡。洞察力其實也是一個掌握平衡的問題,要既能看清大局,也能看清眼前的每一絲變化,如此才能夠對事情有正確的看法。

有些人有了敏銳的洞察力,就等同於擁有了把握命運的一件利器。要培養敏銳的洞察力可以從以下方麵人手:

(一)抓住問題的關鍵

有許多這樣的情景,已經花費許多勞動,但總覺得離解決問題還差一點,這是因為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所致。要仔細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看一看到底差在哪裏,久而久之,必會培養出洞察世事的能力。

(二)要善於捕捉信息

對於信息的敏銳度、識別力和悟性,是決定能否成為創造者、開拓者和成功者的關鍵。要多用心去聽、去看,隻有充分掌握了有用的信息,才可以對事物有準確的判斷。

(三)要懂得取舍

很多時候,放棄是一種聰明的選擇,有些人往往容易對事物有割舍不斷的感情。雖然一條路走到底不是什麼壞習慣,但有時試試其他的辦法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