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伊豆二十一家的筆頭家老,以及北條家中最年輕的譜代家老,即使北條氏政見到他也要保持一定的尊敬和禮遇,因為他是最年輕的家老緣故,平時總要自矜著不能和這些比他年紀還小的年輕武士廝混,在家老階層裏謙虛認真的名聲養起來,反而在年輕武士裏混出個拿架子的壞名聲。
見北條氏繁開腔抨擊三好家,便有心跟著湊上幾句話,於是咳嗽一聲說道:“那三好修理大夫去歲才在近畿吃了個大虧,六萬大軍圍攻吉良家的大將中條時秀以及暗愚的六角義賢,苦戰一個夏天最後還是拿不下京都,白白葬送上萬人隻換來一個相對體麵的和睦,這麼看來也就難怪當初會敗給剛崛起的鎮府公了呀!”
笠原康明既是伊豆二十一家之一,同時又是北條家內年輕武士的成員之一,見到頂頭上司開腔便也跟著嘲諷道:“三好家不自量力,就是老主公親率大軍都敗在吉良家的手中,武田大膳大夫這等英傑也被打的一蹶不振,哪裏是他一個阿波鄉土的庶流暴發戶能比擬的,連吉良家的留守大將都收拾不了也敢學我們扯起吉良包圍網?簡直不自量力呀!”
“就是!我北條家應該盡力穩住下総、上総的領地,積極向下野國擴張,哪有功夫陪三好家玩什麼反吉良包圍網呀!”
“妄想用永樂錢兩萬貫文買來我北條家幾萬虎狼之師為他們效死力實在可笑!我們北條家也不缺這點錢嘛!”
“瞎說!兩萬貫文永樂錢不少了!沒看這兩年一直遭災嘛?兩萬貫可是能做不少事情呢!”
一群武士七嘴八舌的低聲議論起來,翻來覆去說的就是吉良家如何如何厲害,鎮府公與彈正殿一北一南兩麵開花,殺的整個出羽國人心驚膽顫殺的一向一揆肝膽皆碎,石山本願寺那麼大塊頭硬是被迫低頭認慫,這是從古到今從未有過的,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正在打盹的鬆田盛秀似乎被這群年輕人的議論聲給驚醒,緩緩睜開雙眼過了半晌才咂咂嘴說道:“老臣有一策,不知當講不當講!”
北條氏政驚喜道:“哦?盛秀殿請說!”
“三好家的計策雖有些不合適宜,卻也並非想象中那樣一無是處,三好修理大夫既然舍得以重金相酬,讓我北條家主持反吉良包圍網那就答應他便是,兩萬貫文永樂錢恰是我北條家急需的一筆救災款項,待解決眼下的雪災影響之後,再討論如何出兵打什麼地方也不遲。”
鬆田盛秀說話的速度很慢,很難想象這樣以為老人在幾年前還是個精力充沛,努力為北條家擴張奔走的重臣,隨著高山合戰慘敗的重大打擊,北條氏康卸下家督隱居小田原不出,許多老臣也在這幾年裏先後謝世,鬆田盛秀也一下蒼老許多,到現在說幾句話都十分費力。
北條幻庵撫掌盛讚道:“対馬守殿說的好!臣下也是這個意思,不論事成與否先把錢拿過來,府庫裏的預備金能不動還是不動的好,有這兩萬貫文永樂錢就可以仿照吉良家的作為,購買來大批米糧雇傭農民清掃積雪,修建河防鬆土翻地,先把天災這道門檻渡過去再說。”
小笠原康広隨即笑著附和道:“三好家願意拿出大筆錢財禦使我等去死拚吉良家,我北條家為何不能拿下錢再考慮是不是為他拚死力呢?京畿到關東那麼遙遠,三好家左右不過是個四國的國人眾出身,驟然崛起不過十餘年間就稱霸近畿,但是在我關東卻是毫無根基可言,即使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恐怕也沒有什麼可抱怨的吧!”
大和晴統對他們的表態笑而不語,待他把話說完才說道:“這樣拿錢不出力有損我北條家的名聲其實並不好!我北條家既然拿人錢財必然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打擊關東傾向吉良家的國人眾,比如上総國的裏見義弘,下総國的結城晴朝,下野國的佐野昌綱,還有常陸國的佐竹義昭等人,相信我北條家努力消除吉良家爪牙的行為一定會得到三好修理大夫的理解吧!”
“說的對!說的太對了!我等就這麼做吧!”北條氏繁興奮地叫嚷道:“把那幾路國人先給清理掉,管他什麼反不反吉良不就是做做樣子嘛!他三好長慶又不是半將軍,手還能伸出近畿影響關東嘛?一個不自量力的暴發戶還想效仿半將軍的謀略真是可笑呀!若三好家得罪吉良家又得罪我北條家,看他們還拿什麼來插手關東事物!”
北條家的武士們對於下手坑一把三好家全然沒有任何抵觸情緒,這件事要是幕府提出的要求或許還會仔細思量一下,可若是換做毫無根基的三好家可就不一樣了,三好家唬人的霸主氣勢在去歲的洛中合戰中表現的如此脆弱,北條家會怕他這種紙糊的霸主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