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封“萬言書”確實震住吉良義時,說實話他還從沒想過這麼深刻透徹,他的心裏總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優越感,總覺得山本勘助的本領已經被他都學到手裏,所以才會把這位勞苦功高的師匠派到一方鎮守地方,這種輕視在此刻被這封“萬言書”徹底打破。
在此之前,他總以為自己拳頭硬塊頭大就可以製定遊戲規則,卻沒仔細思考過他現在還沒有成長到規則製造者這個層次,肆意的行動雖然爽快,但留下的惡名多久才能消除呢?齋藤朝信能止小兒夜啼是件好事嗎?
“我還是太托大了,沒有這個棒喝說不定我會做出多少荒唐事,幸好還有為良師敢言別人不敢言之詞。”吉良義時拿著這封“萬言書”看了又看,吩咐小姓謄抄幾十份,並在年末最後一次大評定會上傳遞給眾多譜代們看,吉良義時當著眾多臣僚的麵作出自我反思。
他在大評定上鄭重的表示一定要改正這個毛病,首先是下令給予信濃、越中、上野三國的在地國人安堵狀,確保他們的在地領地得到保障,其次宣布禁止肆意屠殺,對一向宗的信眾下達的“血腥詔令”也作出相應的調整,改屠殺為打散流配,屢教不改之徒再除以極刑以儆效尤。
秋收結束後到下雪的一個多月裏,真田幸隆率軍對岡穀北城發起幾次試探性突襲,隻可惜在武田信繁鎮守下將防務做的滴水不漏,幾次進攻都無功而返,在信濃的道路被大雪封住之後,真田幸隆將主力調回深誌城,同時寫了一封信有關諏訪郡的攻略方案。
這個方案並非簡單的攻略築摩郡,而是從信濃國乃至吉良家的戰略層次談到對信濃完成統一的提議,其中就有一套春暖花開後對南信濃伊奈郡展開攻擊的計劃,真田幸隆十分確信經過這幾次試探性進攻了解到武田信繁的作戰思想,以及武田軍的主力活動方向。
既然武田信繁防禦的無懈可擊堪比堅硬的烏龜殼,那麼對付他們的最佳辦法無非三個,要麼一把榔頭敲碎他的硬殼,要麼烏龜殼從內部被攻破,要麼就隻有引蛇出洞,真田幸隆自問沒實力敲碎勢均力敵的硬殼。
畢竟主攻一方很難占到地利人和,武田信繁謀略可能差真田幸隆一籌,但軍略政務以及見識手段都不差多少,背後就是甲斐武田信玄的支持,無論是防守的成本還是給養運輸的優勢都比真田幸隆高出一籌。
以武田信玄的老謀深算想誘騙他們內部攻破的難度很大,並不比武田信玄在正麵戰場打敗吉良義時簡單多少,那麼就隻有引蛇出洞一條可以選擇,幸好甲斐除去南信濃的諏訪郡之外,還有伊奈郡秋山信友所率領的三千軍勢,隻需分兵進攻就必然會將武田信繁的精力牽扯進去。
另一套策略其實也是引蛇出洞的變種,不過這套方案不是以信濃軍團為主攻方向,而是調用越中軍團從越中對飛騨發動進攻,再轉而以飛騨為跳板攻略南信濃的計劃,從飛騨直接進入木曾穀福島城,隻要設法降服木曾一族,南信濃就基本拿到一半。
吉良義時仔細考慮一下,還是決定以第一套方案為主,越中剛平定尚且算不上穩定,還有大批越中一向一揆殘黨需要清理,對當地越中境內降服的國人發出安堵狀便是妥協的手段,爭取到地方國人的支持才能長期穩定的統治下去。
還有一封信箋從能登七尾城傳到越後春日山城,寫信者正是能登畠山家的家督畠山義綱,他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箋來向吉良義時求援,並主動將越中一國交予他來擔任國主,還言明自己願意寫一封越中讓國狀一式三分,能登與越後各一張再給幕府送一張。
他所求的是希望吉良義時派兵來能登救援他和他的家督,因為此時能登畠山家陷入譜代家臣溫井氏掀起的重度叛亂裏三年沒有安穩,能登輪島港因為戰火的波及而失去大量的貿易份額,而恰逢此時越後的四大港口逐漸形成體係,最近又奪取酒田港稱霸整個北陸後半段,讓畠山義綱迫切希望結束這場勞民傷財的內亂。
從使者長續連的口中得知弘治元年能登陷入一場內亂,溫井総貞及其子溫井續宗企圖擁立畠山晴俊,被畠山義綱提前發現對溫井総貞實施刺殺,然後溫井續宗隨即揭起反旗,這場叛亂波及整個能登國,雖然溫井續宗很快就被殺死,但溫井総貞的兩個弟弟溫井續基、溫井綱貞繼承他們的反叛事業繼續奮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