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刀到是可以輕易切開鎧甲,但這種刀也就隻有吉良義時這種大名,或者中條時秀這種劍豪才能裝備的起,普通武士用差一些的太刀又無法避免刀刃嵌入,鎧甲拔不出來的尷尬問題,武士刀都無法解決的難題,這種廉價彎刀當然也無法解決,所以它被第一個放棄掉。
釘頭錘的失敗讓吉良義時多少受到一些打擊,他們給出的理由也很現實,日本基本都是輕甲單位,根本沒有多少需要破甲的中甲、重甲單位,除騎馬武士、馬迴武士之外大多都是竹木結構的輕甲,用鋒刃厚實的戰斧就可以做到,釘頭錘的錘柄太短,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好用,釘頭錘也就有些多餘。
既然有人說釘頭錘太短,那麼他就又命設計新式釘頭錘杖,這把武器有一個長達1.2米的硬木做長柄,上麵裝著一個鑄鐵的釘刺錘頭,另一邊是尖銳的錐子作為破甲用,整把武器不過十斤重,完全沒有傳說中戰錘的巨大重量,相反還特別輕盈小巧,有這一長一短兩種釘頭錘係列,
無奈之下吉良義時隻好把彎刀和釘頭錘收起來,並把釘頭錘和彎刀分別編為足輕的副武器,雖然隻成功一半而未能盡全功,但這次的軍事裝備改革還是起到重要作用,他還順便改進馬迴武士的武器,以前的騎兵短槍被加長成騎兵長槍,同時配備彎刀、重藤弓以及根據個人喜好決定其他副武器。
新式武器發放下去,其中騎馬武士隊被編為騎備,跟隨馬迴武士拿著新武器開始訓練,他們的新式訓練科目是從最基礎的馬上劈砍稻草人開始,以三十騎為一個小組,同時突擊劈砍樹立在一條長長馳道上的幾百個稻草人,熟練掌握劈砍稻草人的技巧隻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當然他們距離馬木留克策馬疾馳時劈中懸掛在空中的一顆蜜棗的程度還差的很遠,但這個成績已經讓吉良義時感到驚喜不已,接著他又命令提高訓練難度,將馳道上的稻草人數量增加數倍,同時在馳道上每隔15米設立一個木樁,兩個木樁之間的左右兩側各有一排稻草人,訓練的要求,是讓他們左右饒樁順勢劈砍沿路的稻草人。
這是訓練他們控馬技術和槍術、刀術的水平,要求很高的協調性和熟練的馬上技藝,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給他們帶來不小的麻煩。
——
ps:許多人覺得這太誇張了吧!這麼玩下去直接裝備一萬人不是橫行無阻了嗎?其實不是,日本缺鐵嚴重,這種裝備不是誰都玩的起的。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沒有吉良家的軍事體製,就靠那一群家臣國人糾集起來的軍役製根本玩不了這個,更不要說這種裝備需要極高的訓練度、紀律性才玩的轉。
吉良家才多少精銳?滿打滿算也就那麼點,真要是大規模裝備,經濟肯定吃不消(戰場上裝備損毀率很高),也沒那麼多精銳來裝備。
要知道一身精良的裝備給馬木留克用的結果,完全不是給一個隻經曆二十幾天粗劣軍事訓練的農夫所能比的。
給馬木留克就是殺戮機器,給農夫的結果很可能是這個倒黴的家夥因為盔甲過重,而在逃跑時被敵軍追上來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