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是這樣啊!”
“這應該是館主大人的內務吧?我等也不太懂這些問題啊!”
“就是!館主大人自己決定就好了!”一幹家臣嚷嚷起來,不就是設立個錢屋嘛?有什麼好說的,館主大人說好那就設立,他們雙手讚同。
“嗬嗬,當然這件事本身與諸君沒關係,但是下麵一件事還是與諸君有關係的,本家要發布撰錢令,以後兩郡之內貨幣兌換必須要到錢屋兌換,無論是諸君還是諸君的家眷,一門、家臣,乃至領內的農民,港町之內的町民,過境的商人皆在此行列內。”
很快就有家臣嚷嚷起來:“不就是兌換鐚錢和永樂錢嘛?反正安手裏就隻有鐚錢也用不著兌換,哈哈哈……”
“笨蛋!別在館主大人麵前失儀!”
撰錢令與錢屋是吉良義時打出的一手牌,撰錢令不是新鮮東西,現在雖然還沒有專營錢屋的商人,但隻要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如三井家這樣的家族會接著兩替的機會大發橫財,最後成為橫貫日本近代的超級家族,他怎麼會放棄這麼個賺錢的機會。
近畿受惠於勘合貿易而獲得了過量的永樂錢使得原本精貴的永樂錢大量貶值,使得原本永樂錢數倍於鐚錢價值的永樂錢遭到近畿町民的抵製,為此自明応九年開始,幕府每年都會發布撰錢令,用意是禁止地方大名私鑄的鐚錢,保證幕府從勘合貿易運來的永樂錢價值不被貶損。
但是幕府的做法並沒有確保市場上經濟行為的自我調節,過量的永樂錢以及幾百年來留存的宋錢混雜在市場上,使得真偽區別十分困難,一些領民在繳納年供時會拿出一些真假難辨的鐚錢作為稅費,奸詐的商人也會拿價值低劣的鐚錢償還欠款,也正是因此才滋生了許多民事訴訟糾紛。
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吉良義時就決定在撰錢令的基礎上進行全新的改革,首先命令段錢、棟別錢等各項稅費以永樂錢為標準繳納,阪本港町、城下町的地子錢、間別錢、土倉役、津料等各項商稅也以永樂錢為標準繳納,同時鼓勵町民拒絕鐚錢,把手中的鐚錢拿到錢屋兌換。
同時利用阪本城作為琵琶湖地區通往京都重要港口的便利條件,在阪本城設立錢屋,將各式各樣的鐚錢通過浮動比率兌換成永樂錢,這樣一來來往於近江的商人以及琵琶湖對岸的小濱商人眾就不得不攜帶永樂錢進出阪本城。
在稅務上獲得大量永樂錢的同時,又將他們以浮動比價兌給町民,商人換取各種雜號鐚錢,以及破損的宋錢、明錢,比價的製定又鬆井友閑請來阪本商人聯合商議,按照銅錢的成色、品相來決定一時價格,同時也會考慮市場上流通的鐚錢、永樂錢的實際情況,以及錢屋儲存的鐚錢情況適當調整兌換比率。
為了保證此條法令得以順利實施,吉良義時親自前往京都麵見足利義藤,向他述說擇錢令以及錢貨市場規範對於京都治安的直接影響,得到幕府上下的一致認可,吉良義時隨即請旨在山城國發布撰錢令,並由鬆井友閑的兄長鬆井正之擔任京都地方的負責人,負責向京町商人眾推行法令。
——
PS:主角的種田會與眾不同,大家看下去就知道了,才知道每章都求票的效果會好一些,求收藏求點擊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