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0章 狂妄的十河一存(第三更)(1 / 2)

八月一日傍晚,吉良義時招來山本時幸密議,兩人圍繞如何誘敵的話題逐次展開,一直議論到二更天,吉良義時才又說道:“師匠!陣夫的安撫工作做的如何?他們對本家的提議如何理解?”

“雖然不是很理解,但是他們還是很感激館主大人的通情達理,已經在收拾行囊準備返鄉了。”山本時幸又說道:“館主大人的計略太險,老臣以為是不是可以減少分兵的數目?”

吉良義時歎了口氣說:“非劣勢不可用奇險之計,本家也是被逼無奈啊!就這樣吧!明日在軍議上宣布。”

八月二日例行軍議,吉良義時以總大將的名義發布命令,以秋收在即為由要求解散兩千陣夫回鄉秋收,同時命令滋賀、高島兩備各抽出一千人回鄉秋收,一個月後準時返回,這個命令一出口當即就遭到所有人的一致反對,無論三河眾還是近江眾都對此表示無法理解,陣夫你要撤,兩個備隊你也要抽人回鄉,那軍勢不亂了套了?

這次吉良義時根本沒打算多費口舌解釋,直接發布命令離開軍帳,他不需要事事都向人做解釋,向家臣妥協成為習慣以後再想反複就難了。

“館主大人!”本多時正追過來說道:“館主大人!您為什麼要突然撤軍?您不是說過,臨陣分兵不是兵家大忌嗎?”

“嗯!彌八郎還記得本家說過的話啊!”吉良義時停下腳步饒有興致的打量他,又說道:“那你應該記得兵者詭道也,這句話吧?”

本多時正有一套過目不忘的本領,這本書的出典他自然也清楚,張口就說:“出自《孫子兵法》始計篇,全文曰: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製權也。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很好!琢磨清楚這句話的意義,你就都明白了!”看了一眼正在若有所思的本多時正,吉良義時搖搖頭轉身離開。

“館主大人……”山岡時長有些擔心的望著他,“好像很多人在議論您的命令。”

吉良義時沒好氣的說道:“這個不用你管,你要做的是先把馬迴眾全員騎射的事情解決好!”

回到軍帳內,他又把滋賀、高島兩備的十幾名足輕大將秘密召集過來,原本不大的軍帳一下塞進十幾個人變的滿滿當當,軍帳內的武士們一個個麵色嚴肅,他們也知道這位總大將有什麼密令要宣布,壓抑的氣氛似乎讓空氣都變的不太流暢。

吉良義時沉默的掃視著在場的武士,突然說道:“我要交給你們一項秘密行動,你們有誰打算退出,現在還可以離開,我給你們一刻鍾的時間來做出決定。”

沉默而壓抑的軍帳內時間一分一秒的渡過,看到最後時刻也沒有人站出來離開,吉良義時擺擺手,命令山岡時長放下圍帳退出去,然後走到簡易的地圖前說道:“這次的行動很特殊,你們要帶著兩千人沿著宇治川返回阪本,注意!不是讓你們返回去,而是藏在槙永山附近的鏡川待機,等待三好家渡河後,再繞道鴨川登陸從後方突襲三好家。”

下麵的足輕大將紛紛用眼神互相交流,其中一人站出來說道:“吉良殿下的意思,是要讓五千軍勢對抗一萬大軍,再由我們從後突襲前後夾擊的意思嗎?可是這是不是有點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