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食物一般是打鮑、搗栗與昆布,打鮑因為音通“敵討”含有殺敵的含義,搗栗與“勝利”是同音也被稱作勝栗,昆布與“喜悅”同音,這三種食物也是有討一份吉利的意思,這三種食物要分別盛方在陶器裏,其中打鮑五枚、搗栗七個、昆布五片,勝栗一定要多於另外兩種食物,也不知道這是什麼理由。
吃三種食物還有講究,打鮑要從窄的一端吃想寬的預示著前途光明,吃完打鮑才能喝第一杯酒,三杯酒是空的要疊摞在一起,喝酒時要先從最上麵一杯喝,斟酒的必須是勇猛的足輕大將,然後再吃煮好剝皮的勝栗,再喝第二杯酒,最後的昆布要用力拉扯再從中間咬斷吃下去,依次喝完第三杯酒。
在幾百人的注視下,進行完三獻之儀,吉良義時高呼道:“此戰必勝!吉良家必勝!幕府必勝!”
“此戰必勝!吉良家必勝!幕府必勝!”幾百名武士高呼勝利,場麵極為熱烈。
“出陣!”隨著軍配揮動,吉良家的軍勢陸續開拔。
六月二十五日下午,吉良義時率領七千軍勢移動到在靠近京都的鴨川東岸山科盆地便停止移動,因為他已經收到三好家兩萬大軍出陣京都的消息,憑借三好家強大後勤優勢,在六月二十四日一天之間,就把大軍推進到澱川西岸的勝龍寺城,這裏距離京都隻有四裏半,三好家的兵鋒直指京都。
“京都已經亂了,有些公卿收拾行裝向延曆寺避難,還有的逃向朝倉家,據說廣橋権中納言國光已經收拾細軟逃向中尾城了,京都突然傳出三好家要火燒京都為今村慶滿報仇,也不知是誰在散播這個謠言。”山本時幸不停的用眼睛瞄向吉良義時,後者則一臉無辜的看向他。
“我怎麼會告訴你今村慶滿是服部家忍者策劃刺殺的呢?又怎麼能告訴你謠言是服部忍者散播的呢?不這麼做怎麼把朝廷拉進陣營裏啊?”吉良義時也覺得自己太偏重使用計謀,有些不夠陽剛之氣,但是他才九歲陽剛個什麼啊,拿一把木劍去一騎討嗎?那是作死啊!
“細川晴元個笨蛋,聚會惹是生非,出了事跑的比兔子還快!腆著臉退回中尾城裏,也不知道公方殿下怎麼看他。”足利義藤就靠那一百多人死守中尾城,要說不歡迎細川晴元也不可能,但是這家夥惹事生非絕對不差。
不過大家還得給他麵子,不但是因為他手裏那三千號人,還有他大舅子六角義賢的原因,六角義賢已經把八千大軍推進到宇治川南岸,不過他的進攻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六角家表示沒有足夠的船隻渡河,所以隻能在這裏停住,也不知道這河道上來往穿梭的船隻到底是什麼。
反正他就這麼和吉良義時七千軍勢隔河相對,打定主意要隔岸觀火,對此吉良義時連吐槽的心思都省了,不靠譜的六角家外加一個極度不靠譜的六角義賢,他還能怎麼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吧。
六月二十七日,龜縮在勝龍寺城的三好家終於動了,他這一動卻作出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三好家竟然臨陣分兵,三好長逸帶領八千騎挺進出京都,其中四國眾二千騎,其餘的來自攝津、和泉眾,他的任務是先一步懲罰參與****的町民,在亂捕濫殺百十個町民後,這八千騎又進入慈照寺內,看起來目標是後麵的中尾城。
總大將十河一存率領三千四國眾,兩千攝津眾,三千畠山家的援軍,以及政所執事伊勢貞孝率領的兩千山城眾,合計一萬騎直接渡過桂川,前進到京都以南的鳥羽地方駐防,隔著鴨川與吉良義時的七千軍勢對峙,三好康長之子三好康俊率領兩千軍勢坐鎮勝龍寺城,負責作為別動隊監視六角義賢的動靜。
————
PS:上傳貼圖的分別率太低,有興趣可以到群裏看我帖的畿內水係圖,主要是澱川流域的地圖,看過了才更好理解小說中的水係分布,以後會涉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