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3章 伏見山見聞(第二更)(1 / 2)

吉良家的本陣設立在的伏見山上,伏見山又名桃山就是伏見城的建造地,這裏的山勢並不雄偉也不見得怎麼鍾靈毓秀,唯一的好處就是俯瞰京都兩側有河川包圍,另外兩側由山峰環繞,同時可以監視貫穿山科盆地的奈良街道。

山科盆地中間被一條並不寬闊的山科川流過,山科家的本貫地山科莊也在這裏,在山科盆地的西側就是山科本願寺的遺跡,當年風光無比的山科本願寺因為攻滅飯盛城而氣勢的大漲,不但把躲在和泉顕本寺的三好元長殺死,還趁機攻入大和國襲擊興福寺與春日神社。

結果卻被細川晴元擺了一道,散布一向宗要覆滅法華宗的謠言,因為三好元長一支是位非常虔誠的法華宗徒,同時又法華宗在京都的保護者,他這一死讓法華僧眾感到無比的驚慌和憤怒,進一步加劇法華宗對一向宗的仇視情緒。

隨後法華一揆在細川晴元的煽動下蜂起,同時與山科本願寺就近江禦坊的糾紛而嚴重對立的六角定賴也率領大軍參戰,從屬於細川一方的木沢長政率軍參戰,山城國附近的土民一揆也隨之參戰,參與圍攻山科本願寺的大軍多達四萬,而且更可怕的是無論南都六寺還是京都五山都對一向宗的求救袖手旁觀,天台宗延曆寺也坐視不理,這才是一向宗栽跟頭的重要原因。

“曆史告訴我們,千萬不能成為眾矢之的,一向宗就是得誌便猖狂然後被人群毆致死的典範,本願寺證如現在夾起尾巴學好人也是被逼無奈,誰讓他一向宗在畿內的人緣這麼差呢?”站在伏見山上眺望山下的殘垣斷壁。

早在鐮倉時代一向宗就被畿內五山五寺斥為邪道,延曆寺與興福寺還曾上告鐮倉幕府,以私立念佛宗、無視戒律、獎勵造惡、鼓動暴亂等名義要求幕府驅逐一向宗僧徒,為此親鸞還被後鳥羽上皇處以流放之刑。

一向宗確實是邪道,比起明朝的淨土宗更偏向一條邪路,明朝的淨土宗,雖然也是以念阿彌陀佛為宗,但是還有十二觀門,做十二觀法,才能順利得升淨土,而一向宗連這個都省卻了,隻需要信仰本宗,並高唱阿彌陀佛便能得升淨土。

本願寺的來曆是源自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即念佛往生願為彌陀本願,即所謂的“選擇本願”,認為隻要念佛,就會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適應,即可往生淨土,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一作為主幹闡述新宗也就罷了,一向宗還立下“以念佛為正,以諸行為傍”,直接把其他宗門一棍子打倒。

這麼亂開地圖炮當然要被大家群起圍攻,偏偏他們這一派還形成自己的一套理念,你們講諸般妙法比如我一句阿彌陀佛,即使我辯論不過你們,還可以派出僧徒放火燒山威嚇你的信眾,總之這一宗的名聲很不好聽。

伏見山北方的山峰是稻荷山,二十二社之上七社的伏見稻荷神社就坐落在山上,東麵是山科盆地,西麵的伏見原與鴨川相連,南邊的宇治川以及打醬油的六角家,往北一直走就通往慈照寺,這裏其實並不是最佳布陣地點,但北方的稻荷山距離京都更近,很容易吸引慈照寺內三好長逸的注意力,所以他隻能把本陣設在這裏,這裏也有著借用六角義賢的作用。

鴨川對麵的三好家本陣行營中,十河一存抱著酒壺開懷暢飲,隨行的全是四國本家的親族,如一門叔父芥川城主芥川孫十郎,三好長慶的妹夫一宮成助,阿波國人川島惟國、寒川元政等人,他們聚在一起終日飲宴根本不把對麵那七千軍勢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