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中國以平衡亞洲利益?”
曼施坦因是一名出色的統帥更是戰略級別的專家,他說的話不會是無的放矢。作為一名有遠見的將領,他從來不會毫無意義地談些建議,每當提議的時候就是到了應該行動的時刻。
“我們與中國的合作最早應該追述到十九世紀晚期,那時在俾斯麥閣下的授意下曾經派出考察團,1890年我們成為中國的第二貿易國。”裏賓特洛普果然是有備而來,“與之當時的英國、法國和俄國來說,我們對於中國並沒有野心,那時我們隻是希望能夠拉攏中國,提升中國的實力。當然,這麼做是想打擊上述三國在遠東的利益。”
在場的先生們並沒有打斷裏賓特洛普的話,他們或許並不了解中國,但是對於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的中德合作多少是有些印象的。德意誌在歐洲的崛起比英法等國要晚許多,奮起直追之下摩擦在所難免。那個時候歐洲和非洲基本已經被瓜分幹淨了,第二帝國想要參與瓜分世界困難重重,支持中國是出於戰略目的,就像英國拚命的武裝維新後的日本那樣,第二帝國還是十分希望中國強大起來,至少能夠在某方麵壓製英國在遠東的擴張,可惜清政府實在上不得台麵,清政府也不明白什麼是國際關係,結果美好願望的合作變了調調。
“我們的虜伯公司作為中國的合同商,負責修築旅順港和大沽炮台附近的一係列防禦工事。那個時候清王朝的北洋水師向德意誌訂購了主力艦‘定遠級’鐵甲艦,以及‘經遠號’、‘來遠號’裝甲巡洋艦。此外,德國軍事教官幫助張之洞建立了“自強軍”,並協助袁世凱培訓了‘新建陸軍’。” 裏賓特洛普表情沉痛,“……我們實在不了解中國人,難以想象亞洲最強大的艦隊竟是會敗在‘聯合艦隊’。由於一些原因,最後我們搶占了膠州灣,並與之交惡。”
“……後來因為‘拳民(義和團)’殺害我國傳教士的事件(曹州教案也稱巨野教案),各國施壓下中國的女皇帝慈溪向全世界宣戰,我們的軍隊和聯軍一起踏上中國的土地……”裏賓特洛普似乎看見自己的元首眼角抽了抽?他不理解那是為什麼,繼續往下敘述:“因為清政府的愚蠢,中國第一次的現代化努力也告一段落……”
徐陽不得不打斷:“那並不是一段光彩的曆史。跳過。”
“……?”
他們似乎聽出元首的不悅?
裏賓特洛普十分配合地跳過,“我國對中國的援助不僅限於軍事方麵,也擴大到工業和技術交流領域。來自西門子公司、克虜伯公司的工程師幫助中國建立了近代的發電廠和鋼鐵工廠,例如漢陽鐵廠。西門子公司的工程師在頤和園中安裝了中國的第一批電燈,北京的第一家自來水廠使用的則是德國AEG電機和水泵。”
不得不說,俾斯麥時期德意誌與中國是存在友好的關係,可是威廉二世上台後關係也就變了。與之俾斯麥老成謀國的政治智慧相比,威廉二世不懂掩飾野心,威廉二世做事太過粗暴,直接斷送了德意誌與世界各國的友誼,四處立敵下當時的德意誌也並不好過。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我國與中國的關係再度變得疏遠。那時德意誌在政治上被英國刻意製造的氣氛孤立了,最明顯的例子是1902年英日同盟的成立和1907年英、法、俄三國協約的簽訂。正因如此,我國打算在1907年籌備德、中、美三國同盟,但這項建議始終無法成事。”聽得出來,裏賓特洛普對於這點還是感到很遺憾的,他環視在場諸位一圈,“一直到清政府被起義踢翻,我們與1912年正式成立的中國新政府建立外交關係。當時,我國給予該國臨時政府600萬馬克的貸款,並表示可以向中國歸還山東的鐵路權益。”
“後來,我國陷入歐戰泥潭,基本上已經沒有能力顧及遠東的利益,因此與中國進行溝通,商談能夠將膠州灣歸還給中國,希望能借此挽回與中國的外交關係。同時,我們在膠州灣的部隊也無法保證安全,這是我國選擇將膠州灣歸回中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們表示願意將膠州灣歸還給中國時,日本威脅中國不得接受這一返還,1914年8月23日,日本加入戰爭,並成為協約國的一員,開始攻擊德國在中國的租界,占領了青島和膠州灣。”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中華民國南方的廣州政府首腦孫中山力主中國保持中立,反對加入協約國對德作戰。而北方段祺瑞政府雖在英國授意下欲對德宣戰,但遭到日本阻撓。直到1917年,日本在得到英國、美國、法國的保證,允許日本在戰後繼續保留前德國在華殖民地和利權的情況下,才同意中國在8月14日對德意誌第二帝國宣戰。此後中國軍隊扣押了停泊在中國各港口內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商船,並收複了我國在漢口和天津的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