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在水平麵轉向,主要依靠的不是方向舵,而是副翼和升降舵。首先讓飛機傾斜到一定程度(向一側壓杆),然後向後適量拉杆,升力的向心分力會牽引飛機轉向。傾角(坡度)越大,轉向越迅速。實際上,飛行員要建立“升力線”的概念,實際就是升力的方向,一般常規的機動飛行都是以滾轉開始,使升力線指向目標方向,然後通過抬拉機頭完成機動飛行。
從某一方麵來說,德意誌的飛行員都清楚盟國飛機在環繞上的性能要比自己的座機優秀許多。因此在每一次作戰時,德意誌的飛行員總是一擊不中時馬上放棄再次攻擊的欲望,盡可能地保持水平飛行利用速度優勢快點脫離纏鬥狀態。
當Bf109E-1順著跑道爬升時,勒斯上尉和許許多多的袍澤兄弟們在做的事情基本是一樣的。他們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駕駛的戰鬥機有什麼致命缺點和需要注意的事項。至於該怎麼去最有效地擊落敵機,這點是建立在自己沒有被擊落的前提上,因此保命總是所有事項中最需要牢記的一項。
一道又一道劃過空氣的氣流,哪怕是在駕駛艙都能聽見“呼呼呼”的怪聲,Bf109E-1在做轉向機動時,勒斯上尉甚至能夠聽見機翼因為受氣流阻礙而發出的聲響。他扭頭朝下方看去,作為第一波起飛的飛機,能看見左下方一架又一架友機在跑道上加速,然後抬起機頭成為爬升姿態。
“我是A1!重複,A組馬上成編隊姿態,成盤旋隊形讓開空域,我們那些大家夥要飛起來了。”
哦……,每次作戰時,飛機總會進行一些嚴謹的分隊,通常是以兩架戰鬥機組成一個小隊,也就是雙機編隊(也有特殊的三機編隊,即一長機配雙僚機結構)。長機為主,僚機為輔。長機由有經驗的飛行員擔當,僚機通常是新飛行員,隻有長機能夠主動攻擊敵機,僚機負責掩護和觀察長機的後方,不能離開長機主動攻擊敵機。僚機的職責就是幫助長機完成各種任務。僚機的首要職責是保護長機,讓長機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攻擊上去。
盟國和德意誌有些不同的就是,德意誌是執行雙機編隊而盟國則是三機編隊。那是因為盟國認為三機編隊比較能夠發揮數量上的優勢,其實這種做法不能說算是錯誤,隻是因為盟國編隊隊形糟糕透頂的關係,很多時候盟國的僚機總是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不要撞上友機”上麵,結果就是沒空去理會敵機,這樣不被打得落花流水就怪了。
勒斯上尉扭頭觀察跟在自己後麵的僚機,用於確定編隊隊形。他之所以是長機並不完全是軍銜高的關係,而是他戰鬥經驗足,同時也有著好的戰績。事實上在開戰後,他已經擊落了十二架盟國飛機,離王牌飛行員的擊落數字隻不過相差四架。當然,這並不是說要擊落四架很容易,相反地,要擊落四架很難……非常難。這也是有些人之所以是王牌的關係。
總共二十四架Bf109E-1和十二架Bf109E-4作為十八架He111-2的護航編隊並不能說很龐大。事實上在過去的幾次空襲作戰中,以前傳統的多架轟炸機由一架戰鬥機護航已經不足以應付越來越激烈的空戰,為了保證轟炸的成功和順利,航空部鑒於戰鬥機數量足夠的前提總是會安排更多的飛機來進行護航。
盡管機場是在無人地帶並且進行了軍事管製,但是浩浩蕩蕩的機群剛一升空馬上引來人們的注意力。不用多想,畢竟飛機是在天上飛的,那麼龐大的機群不想引來人們的注意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地麵部隊在發出歡呼聲,雖然明明知道空中的飛行員根本看不見什麼,但是他們盡可能地搖擺手臂對飛行員們致意。而那些法國平民們或許是想起了以前經曆過的某些事情,他們普遍出現恐慌的表情。
“‘鯤鵬’向指揮部通報:我們已經完成編隊飛行,即將向任務目標航去。請求航線範圍內的地麵部隊和‘黃金眼’提供及時情報。完畢。”
“這裏是指揮部。我是米爾希空軍元帥,作戰係統已經部署完畢,允許請求並祝你們作戰順利。”
“‘鯤鵬’明白,‘鯤鵬’明白!”似乎是頓了一會,分不清楚到底是多少人在喊,中氣十足的致意聲響徹:“嗨!斯達克!”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