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斷軸心國登陸部隊後勤補給的前提是,英國必須擁有絕對占有優勢的海軍,而海軍也正是英國最依賴和信任的部隊。過去的兩個月左右,丘吉爾一直在向世界各地發布命令,他不計損失地在調回散落世界各地的船艦,這當然給德意誌的潛艇部隊創造了打擊英國皇家海軍的良機。僅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經過不完全統計,英國皇家海軍在那一個月損失的艦船比任何一個時候都要多。
相對於海麵艦船來說,德意誌第三帝國對潛艇部隊的期待其實更大。一戰後,《凡爾賽條約》規定戰後德國不能擁有潛艇。希特勒上台後決定大力發展海軍,主要是潛艇和大型水麵作戰艦艇。當時的鄧尼茨海軍上校接受任務,決定建造大型潛艇用於遠洋作戰,由於受《凡爾賽條約》規定,研製潛艇需要秘密進行,秘密的設計工作一直在荷蘭、芬蘭進行。
1935年6月18日,德國於英國簽定了回避《凡爾賽條約》的限製協議書,規定了德國的海下武裝力量要限製在英國的45%以內。於是德國於1935年開始建造潛艇,其中包括ⅡA(小型潛艇)和ⅠA,1935年6月28日首艘ⅠA型潛艇在不來梅AG Weser造船廠動工。ⅠA型屬於大型遠洋作戰潛艇,水麵排水量862頓,設計水麵航速為18節,共有6管魚雷發射管,艇艏4門,艇艉2門,可以裝有14條魚雷。
ⅠA型建造出來滿足當時的德國海軍,但是ⅠA型潛艇性能並不時很突出,操作起來不方便,此外問題很多,經常性入造船廠修理,因此ⅠA型是一種設計失敗的潛艇,但由於當時德國無潛艇,ⅠA型潛艇製造出來主要訓練優秀的船員和為以後建造大型潛艇提供可靠的數據。
在斯達克接替希特勒領導德意誌後,政府支持海軍的力度更是進一步得到加強,不但是在海麵艦船更是在潛艇部隊上獲得很好的效果。
拿斯達克上台後所建造的ⅡA型來說,這種型號總共建造6艘,服役後主要用於訓練優秀的船員,1939年德意誌第三帝國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當時德意誌海軍隻有57艘潛艇,潛艇指揮官鄧尼茨海軍上校下令潛艇部隊出海作戰,ⅡA型作為57艘潛艇的一部分參與了二戰初期戰鬥,其主要任務是近海作戰。作戰中ⅡA型潛艇隻有U-3和U-4取得戰績,其中U-3擊沉2艘船共2,348噸,而U-4擊沉4艘船共6,223噸。
潛艇部隊發揮的作用在所有人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因此也就再一次加強潛艇部隊的建設,僅是在半年內就相續建造出多達一百二十艘不用型號的潛艇,其中大部份都是U係列。
U-7擊沉2艘船共4,524噸。
U-9擊沉8艘船共17,221噸。擊傷1艘船共412噸。
U-10擊沉2艘船共6,356噸。
U-13擊沉9艘船共28,056噸。擊傷2艘船共17,901噸。
U-14擊沉9艘船共12,344噸。
U-15擊沉3艘船共4,532噸。
U-16擊沉2艘船共3,435噸。
U-17擊沉2艘船共1,615噸。
U-18擊沉6艘船共7,521噸。擊傷2艘船共7,801噸。
U-19擊沉16艘船共40,519噸。
U-20擊沉14艘船共38,326噸。擊傷1艘船共1,846噸。
U-21擊沉6艘船共8,328噸。擊傷1艘船共11,500噸。
U-22擊沉9艘船共10,775噸。
U-23擊沉12艘船共30,807噸。擊傷2艘船共1,061噸。
U-24擊沉7艘船共9,418噸。擊傷1艘船共7,661噸。
U-25擊沉4艘……
以上數據說明了什麼?說明潛艇部隊所發揮出來的作用以及他們的輝煌戰果。
徐陽的計劃是,等待搶灘成功後,在情報上和軍事部署上給潛艇部隊創造機會誘殲英國皇家海軍!而這個計劃如果沒有錯差的話,英國海軍為了切斷軸心國部隊絕對會上當。可以想象在那相對狹窄的英吉利海峽的海域裏,潛艇部隊對海麵船艦的威脅該有多麼地大!(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