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不列顛戰役 :坐談沙龍與……最後的三小時(1 / 2)

科研報告會結束後,徐陽並沒有馬上離開,他在總理府的宴會廳為前來與會的科研人員舉辦了一個坐談沙龍。為了使沙龍交流過程不帶有濃厚的政治意味,徐陽並沒有邀請太多無關的人,他隻是簡單的邀請了一些軍方的部門主管以及負責研究方麵的軍方專家,將這個視為一次學術界精英們的一次私下交流會。

事實再一次證明科學家不喜歡政治,這些頂尖科研人員對於一個沒有太多政治人物的交流會感到滿意,各個領域的頂尖人才各自彙集成一個小圈子,一邊吃著可口的食物,一邊交流學術上的難題。

這是一間寬大的羅馬式宴會廳,裏麵沒有擺設任何人物雕塑,地板以黑大理石板鋪成,寬大的空間加上以黑色為主調的色調,給交流會增添一種嚴肅感。四周的牆壁上,除了必要的遮掩窗戶外光線照射進來的紫羅蘭色窗簾,便是一些建築物為主題的油畫。

宴會廳的正中央擺著一個巨大的圓形台桌,上麵沒有任何藝術品,各種各樣的科研成果被分類擺在上麵供精英們觀看,其中不乏一些新近被研究出來的武器裝備。有些模型還是屬於研究階段,擺在上麵的隻是一個概念式的模型外殼,它們身上有著明顯的標簽證明,哪些是正等待被迫切研究出來的,哪些又是遇到難題暫緩科研進度的。而那些被標注特殊標簽的模型,則是已經被規劃入生產預列的裝備,它們很快就會被生產出來,然後送到前線進行試驗。

可口的食物,濃厚的學術交流氣氛,這讓他們把這樣的沙龍社交當成是一種極品享受。

一個天才與一個庸才聚會在一起從來都不會產生爭執,因為他們根本不是一個級別上的辯論對手,兩個人連共同語言都沒有了,哪會有交流的機會?沒有交流,那辯論也就無從談起了。

而兩個天才聚在一起,他們通常會因為同樣的一個理論產生不一樣的看法,這也就有了辯論。越是偏執的天才,他越有可能接近成功,這絕對不是一個謬論,因為他的偏執是取決於耐心、恒心、決心。

日耳曼人喜歡與同等身份的人進行辯論,因為他們把辯論當成是一種社會進步,但是這種辯論絕對不是沒有邏輯性的謾罵。辯論過程中,時常可以看見一群人把正在進行辯論的兩個人圍在正中心,圍聽的人很少出聲,更加不會表示對某一個人論點的讚同或者反對,他們隻會靜靜的聽,直到兩人辯論完畢,才根據兩人的論點自己判定正確與否。在某些特定的時候,這群人會推舉出一名在某個領域有權威性的人出來判定辯論中的兩人哪個是勝利者。當然,這名出來充當裁判的人不會否認任何人的觀點,他隻是用自己所了解的理論,公平性的說出自己的看法,那時誰的論點正確或者錯誤,圍觀的人自然會自己去判斷。

正在辯論的兩人也不是,你一句話還沒有說完,我馬上插嘴,他們會等待辯論對手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形成一個完善的理論,有時候若是沒聽懂甚至會讓對手進行解釋,然後再用自己認為合理的理由來進行反駁。這樣你來我往的辯論一般在過程中,兩人會對自己的理論有更深的理解,從而明白其中的邏輯,也可以理性的判定出對錯,他們在辯論結束的時候,並不會去厭惡或在辯論後用輿論去攻擊對方,而是相視一笑,若是兩人對對方很喜歡或者看重,會再約時間進行共同研究。

圍觀的人也增漲了自己的見識,從中明白了一些東西,若是不理解,又很有求知欲望,他們可以選擇專門的拜訪,當然,拜訪的人必需付出一點代價,或是金錢、或是名譽的代價。所以通常可以看見很有趣的一幕,一名老者稱呼一名權威性的年輕人為老師。

而現在,徐陽也成了圍觀的一員,場中進行辯論的是梅塞施密德飛機生產公司的一名引擎設計師和亨克爾飛機生產公司的一名高級設計師。辯論的主題是:噴氣式飛機和活塞式發動機/螺旋槳式飛機,哪一款飛機在如今的作戰環境下,更容易生存。

徐陽個人把這場辯論當成是,裝備有噴氣式渦輪發動機的戰機對活塞式發動機和螺旋槳式戰機發出的一次有力的挑戰。

1936年,亨克爾公司就開始在研究噴氣式飛機,並於1937年9月研究成功德國的第一台飛機燃氣渦輪發動機。1939年8月27日,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在柏林郊外的試飛成功,亨克爾把那款噴氣式飛機命名為HE-178。

作為一名軍人,徐陽會選擇噴氣式飛機作為自己的戰機,後現代證明螺旋槳式飛機必將淘汰,噴氣式飛機才是最理想的空中主力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