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法蘭西之殤 :莫測高深?(3 / 3)

西維亞基夫交談的同時,看到大島浩一直跟隨在徐陽身後,臉上戒備的表情十分明顯。很顯然的,他非常不想看見德國和日本走在一起,目前蘇聯也在嚐試與日本建立外交關係,這是為了把重心放到歐洲上麵來。不管是沙俄時代,還是目前的蘇維埃時代,這個國土遼闊的國家一直渴望進入歐洲各國的社交圈子,盡管這個龐大帝國有很強的軍事實力,可是歐洲各國並不承認她是歐洲國家,一直把她排除在歐洲之外,這也讓無論是沙俄或者是蘇維埃都從內心裏產生一種逆反心理,那便是極為的痛恨所有歐洲人。

蘇聯與德國的合作,直接讓蘇聯在歐洲獲得了一個前哨站,那便是原本波蘭的東部領土。斯拉夫人可謂是欣喜若狂,但是另外一個方麵,斯拉夫人也在苦惱與日耳曼人之間的相處關係。實事擺在眼前,斯拉夫人就是因為有日耳曼人擋在前麵才會選擇向北歐方向發動軍事入侵行動,畢竟有《德蘇互不侵犯》的限製。在遠東方向,蘇聯也和日本處於一種十分混亂的交戰狀態下,為何稱之為混亂?答案就在於兩國雖然互相看不順眼,但卻極少發生武裝衝突,有也是局部性的磨擦。原因是日本自覺現在還沒有足夠實力挑戰蘇聯,蘇聯又缺乏進軍遠東的興趣,蘇聯隻想鞏固從清朝那裏得到的中國領土,可是雙方又覺得這麼持續下去是在浪費兵力,這也才有混亂情勢的誕生。

有時候國與國之間的相處關係十分的荒謬,德、蘇、日現在就處於這種荒謬的形式下,到了一定的時間,這三個國家無論願不願意都會產生矛盾,進而引發戰爭。現在,三個國家都在思量、拉攏盟友,顯然,利益交換成了唯一可做的事情,因為誰都還沒有準備好。德國的主要軍事力量被牽扯在歐洲西部;蘇聯又對遠東缺乏興趣,她想的是征服北歐;日本則是兵力大部分被牽扯在中國,資源又開始出現緊缺,開始把目光轉向東南亞和太平洋。這樣的情勢下,似乎誰都不想先撕破那層薄薄的偽裝,所以暫時的三方對歧成了唯一可以麵對的現實。

這種奇特的對歧還能維持多久?不會維持多久了,至少在西維亞基夫看來,德、日兩國近一段時間走得太近,蘇聯必需做出反應。以西維亞基夫個人觀點來看,德國方向的駐軍不需要增加太多,德國人十分的刻板,在互不侵犯條約還沒有到期之前,刻板的日耳曼人不會做出什麼過份的舉動,最多是暗中支持芬蘭增加蘇聯向北入侵的難度。但是日本可就不好說了,這個喜歡拿國運相賭的國家一旦決定了什麼事情,可不會管你什麼文明不文明,肯定是先打了再說。西維亞基夫心想:“或許應該建議中央增加遠東方向的駐軍?”

相對於徐陽,曼施坦因和西維亞基夫更加有共同的話題,西維亞基夫雖說是蘇聯駐德國的外交大使,可是西維亞基夫卻是生在一個軍人世家。到後來,徐陽成了聽客,旁聽兩人交流目前雙方的軍事行動,一直到西維亞基夫把話題轉到坦克上麵時,徐陽才專心傾聽。聽到一半,徐陽又失去興趣,隻因在蘇、芬戰場上,根本沒有什麼坦克戰,芬蘭的地勢不適合裝甲師作戰,所以蘇聯的裝甲部隊很大一部分成了‘客觀存在’的部隊。

徐陽轉頭朝另一邊看去,戈培爾與意大利人交談甚歡,很大一部分來說,目前的德國和意大利的********十分相似,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兩個國家又承認對方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之一,如果撇開政治立場不談,兩國可以說是被擺在台麵上的兄弟國家。問題是德國對意大利的參戰可以說是抱著矛盾的心態的,隻因根據德國高層的了解,目前意大利人根本不想打仗,會有參戰的想法完全是墨索裏尼個人想在德意誌即將獲得勝利的時候分一杯羹,墨索裏尼一直對上次沒有參與瓜分波蘭而在耿耿於懷。

德意誌高層對意大利國內的這種情況有一個笑話,那便是:如果意大利加入盟國,那麼德國要派一個師打敗意大利,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那麼德國要派四個師監視意大利,如果意大利加入軸心國,那麼德國要派八個師保護意大利。結果有人說:打敗意大利之後,德國也要派人來監視或者保護,我寧願意大利人中立。

可以想象,德國目前對意大利希望參戰一事的處理有多麼的矛盾,總不能把一個希望與德國結盟的國家推向盟國那邊吧?

徐陽突然莫明其妙的笑起來,笑得很含蓄,他問大島浩:“你從這次宴會裏看到了什麼?”

大島浩答:“看到了您的國家的強悍。”

“不不不……”徐陽不笑了,“我不是問這個。”

大島浩努力思考著,但是根本想不出來,他現在迫切希望的是找個機會與徐陽進行單獨的談話。

徐陽自動說出答案:“我看到了和平的希望。”

大島浩駭然,他把這理解為,德國不想再進行戰爭,她的下一任領導人渴望世界和平。德國想退出戰爭?這對於世界來說,絕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世界因德國入侵波蘭而引發世界大戰,現在德國人想脫身,世界願意嗎?大島浩越來越弄不懂德國人想幹什麼了。

徐陽笑得莫測高深,補充:“當然是按照我們的意願來實現和平。我們想要的和平,你懂?”

大島浩臉上呈現驚喜的表情,他聽到的是‘我們的’。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