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漢走出指揮車爬上自己的坦克,他的坦克永遠被放在序列的最前方,他渴望戰鬥:“出發!”
法國有良好的交通線,這些公路為德軍的軍事入侵提供了便利的條件。291輛II型在公路上以長蛇陣形前進,從側翼看去場麵頗為壯觀,那些線條優美的坦克車身的炮塔不時發出鋼鐵摩擦聲轉動起來。在公路的右方是一座茂密的森林,為了防止遭受突然的襲擊,第一坦克營的炮塔被命令對準森林,然後執行試探性炮擊。
‘轟隆’聲後,樹木被炮彈擊中,木屑橫飛、樹木倒塌。
這也是德軍裝甲師的戰術之一,在沒有偵察機的協助下,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可能隱藏的敵人以為德軍發現了他們,讓躲避起來的敵人做出反應(反擊),以曝露自身的位置。如果真的有敵人隱藏起來並反擊,德軍的坦克會迅速拉開距離,用臨戰陣形向敵人發動進攻。
馬漢站在車長的位置雙手拿這望遠鏡觀察森林,三發速射試探炮擊停下來後,遭受摧殘的森林並無任何動靜。馬漢隨即命令:全團快速前進!
在第一裝甲團的前方,被派過來協助探索的摩托車連也在道路上緩慢前進,這個摩托化連要做的事情非常的多,隨行的作戰工兵需要檢測道路上是否被敵軍埋設地雷,偵察兵在很多時間裏不能待在摩托車上,這些士兵會做延長探索,通常需要探索道路兩側的5公裏範圍,這也是指揮部為什麼會為探索連全連配置摩托車的主要原因。一個探索組有三名偵察兵、一輛可以乘坐3個人的三輪摩托車,探索組的組長腰上有一枝信號發射槍,遭遇敵軍時組長會發射報警訊號通知連部。連部有一個專屬的通訊班,這個通訊班會按照探索組發射的信號彈顏色直接報告作戰指揮部,比如:黃色是遭遇小股敵軍。紅色是遭遇大股敵軍。還有一種粉紅色的信號彈,這種信號彈的意思是;敵人的裝甲部隊正在進行突破!(信號彈指令會被指揮官隨時更改)
“指揮官,在前進2兩公裏有一條鐵路線,我軍第26探索組發現前方小鎮有一股法軍駐守。”
耳機裏突然傳來隨行作戰參謀的報告,這讓馬漢委實興奮了起來,他馬上命令坦克分散進入田野,以100米戰車間隔的陣勢進行快速前進。
信號槍的唯一壞處就是太過顯眼,在探索組發射黃色信號彈的同時,法軍也開始備戰起來。‘貝蒂納’鐵路對於盟軍來說,這條鐵路貫穿阿社斯至敦科爾克,是一條極其重要的運輸線。
法軍高層不知道德軍為什麼不破壞這條鐵路線,唯一知道的是;這條鐵路能把被圍困在‘斯卡普河’附近的法軍送到敦科爾克正在建設的魏剛防線。為了保證這條鐵路線的安全,法軍最高統帥部命令遊弋在‘貝蒂納’鐵路線的部隊在各個鐵路線的站點構建陣地,用來防衛車站安全。
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一個愚蠢至極的命令。在德軍快速突破時或許顧不上這些小股的法軍,但是在德軍完成戰略移動之後,這些駐守的法軍絕對會被德軍一個一個的捏碎。就像現在,駐守艾爾的法軍指揮官就在咒罵高層,他一邊命令為步兵營的士兵把殘存下來的火炮搬到陣地,一邊拚命的向周圍的友軍求援。說實話,這名法軍指揮官還沒有為國捐軀的覺悟。
法軍步兵營駐守的這個位置有一個小鎮,這個小鎮的名字叫‘貝納’,也是艾爾附近的唯一的車站。士兵們大聲呼喝著‘備戰’與小鎮姑娘揮手告別,這些小鎮姑娘會站在路口處遙望遠去的士兵,那眼神裏絕對帶著不舍,更多的是透露一種對德軍到來的驚恐,法國式的浪漫在戰場絕對是對戰士的一大諷刺。幾乎沒人相信一個步兵營能擋住敵軍,不過小鎮居民已經退無可退,他們隻能祈禱德軍能‘溫柔’一點的占領這裏。
貝納小鎮向西的方向是一個高坡,再更向西的地方,第一裝甲團的第4前鋒連已經到達高坡。
貝納小鎮周圍的法軍也在向貝納靠攏,大概15分鍾之內,第一波援軍就會進入小鎮協助防禦。更多的援軍還在路上,這批法軍得到指揮部的直接命令,那便是不惜代價的守衛貝納,保證‘魯貝’和‘裏爾’的英國遠征軍的撤退路線的安全。
從高空往下看,十幾股法軍正朝貝納彙集,更多的德軍也在向貝納前進。
大戰一觸即發!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