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法蘭西之殤 :入侵與捍衛(二)(1 / 3)

“指揮官,我團第4前鋒連發現‘貝納’有大量法軍在備戰!連長薩恩請示下一步應該怎麼做?”

……

高坡之上,包括連部在內的24輛II坦克停在斜坡處,連長薩恩手持望遠鏡趴在斜坡之上向貝納偵察。他的連已經到達這裏三分鍾,由於指揮部沒有下達進攻命令,他們隻能隱藏在貝納角度看來的死角。

“報告上去了?”薩恩又看見法軍搬出兩門37mm的火炮,法軍在貝納小鎮的前沿構建了三道防線,從這裏向貝納看去,還能從望遠鏡裏看到法軍拿著鐵鍬在挖戰壕,一些士兵搬石塊在加固機槍掩體。

“一門105mm,三門75mm,47mm、37mm各兩門。嗬……這裏的法國人真富有!”薩恩覺得那些大口徑火炮對自己的坦克部隊有很大的威脅,法軍可能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將那門105mm和那三門75mm放在防線的後方。這些大口徑火炮的防衛掩體全由沙袋和石塊混合築成,周圍至少有三個班在駐守,可見法軍指揮官對這些火炮的重視。

薩恩的前鋒連在等待後續的步兵,事實證明在沒有步兵隨同的作戰中;坦克雖然可以依靠本身的裝甲防禦突破敵人的陣地,但是不能保證肅清陣地上的敵軍。少了步兵的配合,坦克的側翼和後翼一旦被敵軍士兵逼上,很可能被盟軍的塑膠炸彈炸崩履帶。另外盟軍的卵式手榴彈對坦克的底盤也有很大的威脅,為了使坦克的內部散熱係統得到加強,坦克底盤采用的是‘蜂巢’式的鋼板,這種鋼板雖然加強了散熱構造,但是也隨即降低了底盤的防禦力。

薩恩覺得不能就這麼幹等下去,隨著法軍搬出越來越多的火炮,以及來回奔動的法軍士兵的增加,薩恩判斷法軍正在向這裏集結,這也說明進攻貝納的難度每一分一秒都在增加。如果要等待後麵的摩托化步兵到來,至少還需要幾分鍾,可以想象在戰時的一分一秒是多麼的重要,薩恩迫切希望團部能快一點下達進攻的命令。

弗朗西斯聽到耳機裏響起急促的‘唦唦’聲,現在的通訊係統都會有一些雜音,一旦雜音響起,這也就說明有人即將說話,果然……

“我是‘斯達克’師第一裝甲團的指揮官馬漢,第4前鋒連報告你們的位置!”

弗朗西斯隨即回答:“第4前鋒連通訊兵弗朗西斯下士向指揮官報告;我連目前的位置在貝納向北坐標429.74,隨時等待您的命令。”

耳機傳來馬漢的聲音:“兩分鍾後會有一支步兵營出現在401.70,那是你們要得支援步兵。第1、3坦克連在你們的左側坐標389.65,第2營、團部坦克連在你們的右側411.54。右側是我方的主攻方向,你的連需要拖住正前方法軍的兵力。五分鍾後,等待我的命令發動進攻!”

弗朗西斯回頭朝後方看去,的確看見遠處有一支步兵在朝這個凹地前進,他回答:“明白,指揮官。”又向薩恩報告,“薩恩上尉,我們的支援步兵正在靠近,有一個營。”

薩恩也發現後方出現友軍,他的心髒跳動速度逐漸加快,嚴格且強硬的步坦協同作戰戰術是每個坦克連長必需學會的戰術,這種嚴格且合理的作戰戰術一直讓德意誌第三帝國的裝甲部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現在;法軍又要再一次接受這種戰術的挑戰!

每一場戰鬥,都意味著需要長時間的準備,有準備的人才能安穩的享受勝利的果實。薩恩要的支援步兵已經到來,他需要利用短暫的五分鍾與步兵指揮官商議作戰戰術,合理的調配能減少很多傷亡。此時支援步兵的指揮官博伯已經正式向薩恩交出步兵指揮權,這是一項為了避免作戰命令重複而設立的嚴格規定。

“我需要你的第一步兵連跟在坦克後麵,等待坦克突破法軍的第一道防線馬上進入戰壕肅清參與的法軍。坦克不會停下來,所以你的第二步兵連必需跟在坦克後麵進入法軍的第二條防線壕溝。我的坦克連會先攻擊法軍的火炮,所以你的步兵不能衝得太快,需要跟在坦克車身後麵等待坦克部隊把法軍的火炮轟上天。看見那些法軍第二道防線的那些機槍掩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