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一個沒有自己國家的民族將會遭到什麼遭遇。在被人欺辱的時候,沒有人會跳出來為他們主持正義,在被排斥以及驅趕時,沒有任何政府會站出來進行幫助。
在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的時候,世界的反猶浪潮達到了最頂峰。世界各國都排斥被稱呼為‘吸血鬼’的猶太資本家和投機者,直到這時猶太人開始渴望能有一個國家,或者控製住一個國家來對本民族進行保護。
猶太人的各方代表開始在世界尋找可能安身的國度,他們首先將目光釘在美國這個由移民者組成的國家。他們發現,猶太人在美國可以生活得非常常好,這些猶太人開始不管本族同胞的死活安心過他們的小日子。錢照賺、舞照跳、酒照喝過著非常非常奢侈的生活。
然而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呢?這些猶太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其中以德意誌猶太人最為淒慘。德意誌在一個人的煽動下,反猶的浪潮最為激進,在德德猶太人開始往外遷移,這些遷移出去的人告訴其他猶太人德意誌猶太人的處境。這時候,居德猶太人開始被其它地區的猶太人注意了,然而他們還是沒有任何行動,照樣過著奢侈的生活。
直到後來,在德意誌發生一件極為轟動的事情,各地的猶太人才開始在想是不是要幫助一下他們的同胞?這件事情就是衝鋒隊主演下的反猶暴動,在這場暴動中;居德猶太人的商店被砸,得不到生命安全的保證。
這個時候各地的猶太人在居德猶太人的哀求下,開始有點行動了,他們在德意誌的領導階層中尋找可以合作的人。哈爾進入這些資本家的視野,他們認為同是商人的哈爾會有興趣與他們進行合作。事實上,哈爾也一直在等待猶太人做出反應,他深知猶太人有雄厚的資本,如果想完成自己的事業,那麼吸收這些資本成了必需要做的事情。
雙方一拍即合,猶太資本家在這次接觸中得到了好處、而且還能改善居德猶太人的生活環境,感到非常之的滿意。哈爾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在可控製的情況下為德意誌獲得了重建國家的資金,而作為回饋,隻是答應猶太人照顧居德猶太人罷了,一個空口的許諾。
各地猶太人真的是重視居德猶太人的生活環境嗎?不!他們重視的隻有個人的利益,這些被上帝拋棄了的人至今都還在執迷不悟!
在占領區內,如果仔細的看工廠的合夥人名單,絕對會發現一件令人納悶的事情。在那一串名單上,猶太人低價從原波蘭人手裏合法購買了工廠的所有權,然而又以非常低的價格將一半的股權賣給了德意誌第三帝國的政府,也就是說,猶太人的工廠受到德意誌政府的保護,他們的工廠是變相的德意誌國控工廠,是為了德意誌偉大事業服務的工廠。
猶太人有理由這麼做。在任何占領區裏可以得到的利潤絕對是恐怖的大,他們願意用適合的利益交換德意誌對他們的工廠進行保護。在這些人看來,在德意誌軍隊的保護下,他們能更安心的賺錢。至於為了德意誌的戰爭服務?隻要有錢賺,他們願意為任何國家服務!
況且……德意誌的政府對猶太人許諾了一個夢寐以求的夢想,按照口頭協議,隻要德意誌的事業獲得了成功,那麼……猶太人的建國夢想將有可能實現。
華沙,在德意誌的口頭協議中,是第一個試驗基地。
……
斯皮曼不愧是一位優秀的鋼琴家,他將莫紮特的暢想曲中的鋼琴部分演奏得十分傳神。
其實按照德意誌人的藝術欣賞角度來說,他們更加喜歡貝多芬的奏曲。不過不要緊,目前日耳曼人喜歡槍炮聲多過於音樂,音樂就留給懦弱的戰敗國民眾來聽吧。等待德意誌建立起一個強盛的帝國時,音樂會重新回到日耳曼人身邊。
一位德意誌傳令兵飛快的跑進來,他手上拿著一份報告。這位急急跑進來的傳令兵並沒有影響斯皮曼的演奏,隻因演奏室有專門的隔音設備。
“向您致敬,海因裏希副領袖閣下!”傳令兵是一位黨衛軍,他將報告交到海因裏希手上,然後靜靜地站在旁邊等待命令。
報告上寫的是蘇聯方麵對波蘭降軍的處理,目前蘇聯紅軍正在把波蘭俘虜驅趕到摩棱斯克卡廷一線,並在那裏的森林建立了龐大的集中營,打算用來關押波蘭俘虜。
海因裏希喃喃自語:“領袖閣下的第一部份預言實現了,恐怕迎接波蘭戰俘的將是蘇聯的屠刀。那麼……行動是不是可以開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