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瓶子上有怨氣,但也頗為精致,是一件技術上難得的珍品。爺爺很喜歡它,便將其擺在房門旁的木架上慢慢用陽宅的活氣來驅散它上麵纏著的怨氣。
本來一切沒什麼大不了,隻要那樣下去再過上幾年,那個玩意就會變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純粹古董,而並非我們這些人口中的‘紅物件’。
但是那天奶奶偏生撞碎了它,於是便沾上了一直鎖在在‘紅物件’中的怨氣,卻沒有及時解決,便在回來的時候遭到了報複。
紅物件對於普通人來說,一直都是一種禁忌般的東西。而一般開古玩店的同行都會竭盡全力的避免‘紅物件’流向普通人群,但是人為財死,在這個提到古董就會讓人雙眼放光的時代,誰還相信這種東西的禁忌?
所以越到了後世,靈異的事情發生的便越多。其實其中很大一部分,便是來自那些人視之如命的老物件。誰也不敢擔保他手中的東西是不是那種禁忌的物件,因為沒人相信,普通人也沒人識得,就算是半信半疑,也會被那東西的價值衝昏了頭腦。
對於這種事情,也隻能讓人感歎自作孽,不可活。
開了幾年古玩店,見到了很多,對此也隻能徒乎無可奈何,便也就隨它去了。我好心提醒你,你不聽,我再勸你,你還不聽,我耐心給你免費講一些得注意的東西,就端茶送客。
至於你注意了沒有,這於我來說,其實沒有任何一點的影響。頂多是等知道你因為沒注意出事了,再感歎唏噓兩句罷了。
說起我現在經營這個‘鄭氏’的古玩小店,讓我覺得有些價值的便是它了卻了爺爺的一樁心事。當他知道我有這個想法之後,整個人竟然精神了不少,並帶我進到了一個我從來都不知道的家裏的地下空間中。
那裏陳列著很多的物件,隻是除了少數的幾個,剩下的竟然全都是沾紅的東西。每次想到這裏,我都會想到那固執的老頭逼我發下的一樁誓:沾紅的物件一旦入手,除非脫紅或者遇上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不然不得出手。
這個便是‘鄭氏古行’一脈相承的行訓,除脫鄭氏,還有好幾個傳承下來的古玩店一直在堅持著這個理念,哪怕是他們已經淪落到揭不開鍋的程度,也隻會默默將這些東西封存或者轉交信得過的同行,不然寧願其永不見世,也絕不脫手給普通人。
外人很難想象,當那麼多的‘紅物件’擺放在一起是一種怎樣令人毛骨悚然的場麵,不是視覺上的衝擊,而是一種感覺上的刺激。哪怕是在最熱的三伏天氣,身處其中你也會覺得從身體裏麵往出滲著寒意。
有時候一個人身處其中,時常能聽到或唱戲或獰笑或哭泣的聲音。而最讓我感興趣的還是一種絮絮叨叨的說話,隱隱約約,有種別樣的癡情。
就像是能感覺到一種天荒地老刻骨銘心誓言,回蕩在一個手鐲跟一個鼻煙壺之間。這是明朝的東西,在那些紅物件中並不怎麼珍貴,但是卻十分祥和令我大愛。
在‘鄭氏古行’重新開業的那幾天,爺爺整個人精神無比,再也沒有半點糊塗。但那也是最後的回光返照。
他散了最後一口氣,在第三天晚上睡覺前喊了我去他房間,又是一遍千叮嚀萬囑咐,然後說他最近總是夢到奶奶,大概是奶奶太想他上來看他了,這一覺睡下去,就再也沒醒過。
這是喜事,家裏人都這麼認為。沒有失聲痛哭,爺爺走的很安詳。
老人執念化開,便也不用在這世間折磨了。安安寧寧下去,偶爾看看這個人間,看看他的子孫們便也算得上完美。
其實做古玩這東西,有時候也是做的一個良心。人們都道十個物件九個假,說這是一門考較眼力的騙道,但卻不知道那些賺來的錢財,大多都消耗在了對於沾紅物件的維護上。
這玩意說白了,就是燒錢,還是燒錢。有時候你得像伺候大爺一樣小心伺候著它們,才能慢慢散掉鎖在這些物件身上的怨氣。
父親對這東西並不是很喜歡,一直抱著一種能避則避的心態。包括開始我要開這個店他都不怎麼同意,但我還是開了,因為爺爺。他最後也隻能無奈歎氣,還因為他的父親。
其實對於爺爺,父親心中一直抱有一種愧疚感。
鄭氏古行一脈相承,差點在他的手中斷掉,爺爺為此也抑鬱了幾十年。所以後來的一切便也順理成章,他不支持,但也不反對。
倒是母親這些年來一直勸我,我隻能無奈的告訴她已經沒法回頭。
古有一入宮門深似海,其實還有一句話,若進古行難抽身。
主觀的客觀的旁觀的因素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還是這東西真的會上癮。一旦沾上,進來了,便會被迷得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