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各有心思(2 / 3)

這裏的老三便是安祿山的三兒子安慶和,安慶緒不敢和父親再爭,便點點頭,“那孩兒去收拾兵馬!”

“去吧!這次你為主將,安太清為副將,三天後你們出發。”

安慶緒退下去了,潛伏在一旁的張通儒立刻上前道:“王爺,剛才少帥離開房間時,我見他麵帶嚴重不滿,我很擔心少帥.....”

“嗯!到了今天我也沒辦法了,我隻能信任兒子,他們總比外人要好一點吧!”

安祿山歎了口氣,“其實我也是擔心契丹人會吞並我的軍隊,所以我才讓老二出征,他至少不會被李懷節收買,他領七萬軍,再讓老三領新兵,這樣,我也稍微放心了,你下去吧!我有點困了。”

張通儒還想再勸,可安祿山卻已經鼾聲大作,睡著了,張通儒無奈,隻得暗罵一聲死豬,退了下去。

.........

安慶緒憂心忡忡地回到位於城外的營房,這裏是新兵營,新募的三萬大軍便在這裏訓練,安慶緒剛進了自己的大帳,高尚就從營外走了進來。

“少帥,情況如何?”

安慶緒歎了口氣,“被先生說中了,契丹果然是要我們率兵北上彙合,契丹狼子野心,想吞掉我們啊!”

自從潞州戰役後,高尚深得安慶緒的信任,再加上安祿山已經不再信任他,他索性便離開了安祿山,全心輔佐安慶緒,和安祿山相比,安慶緒要單純厚道,也沒有安祿山那種心狠手辣,更重要是安慶緒對他言聽計從,這讓高尚很有成就感。

讓安慶緒主動申請去練新兵就是高尚的主意,高尚已經看出了契丹對安祿山的控製,不僅契丹人擔任主要將領,連糧草物資都重要環節,都被契丹人控製住了,在這種情況下,掌握一支自己的軍隊才是生存之道。

高尚沉吟一下,又問道:“那王爺是什麼態度?”

“父王說我們得罪不起契丹人,既然對方要求去彙兵,那我們也隻能去,父王要我帶兵前往,先生,你說我該怎麼辦?”

“少帥,我還是那句話,要捏緊自己的兵權,雖然王爺把七萬大軍交給你,但你想過沒有,這支軍隊你根本控製不住,七個帶兵將軍,五個契丹人,兩個奚人,連王爺本人都無法控製住軍隊,少帥去又有什麼用,不如聽我一言,咱們把新兵帶到平州去,平州庫房頗有錢糧,正好給咱們用作軍需。”

安慶緒點了點頭,他正要答應,卻有人稟報,安太清來了。

安太清也是潞州敗將之一,他兵敗後藏於山中,最後在局勢平穩後,才帶領最後幾個親兵逃出河東,回到了幽州,而這時,幽州已經史思明占領,他年輕美貌的妻子聽說也被史思明霸占。

安太清心中悲憤不已,天天懇求安祿山殺回幽州,奪回他的妻子,但安祿山隻是安慰他,卻沒有了殺回幽州的念頭,命他和安慶緒去訓練新兵,這讓安太清萬分失望,今天他聽說安祿山要任命他為副將,跟隨安慶緒北征,他頓時覺得不妙,連忙來找安慶緒。

安太清快步走進大帳,躬身施禮道:“少帥,情況不妙!”

安慶緒看了他一眼,“情況怎麼不妙了?”

“卑職剛剛聽說,大帥已經下令三少帥來接管新兵營,張忠誌為新兵營副將,這明顯是要奪少帥的軍權,卑職懇請少帥立刻下令,讓新兵營軍隊離開營州,前往平州去訓練。”

安慶緒回頭目視高尚,高尚點點頭,意思是說安太清可以信任,安慶緒嗬嗬笑道:“安將軍和我想到一起去了,我也正要撤軍南下,既然安將軍也沒有意見,那我們事不宜遲,立刻撤軍南下。”

安太清大喜,躬身道:“遵令!”

半個時辰後,安慶緒率領三萬新兵營士兵不辭而別,離開了營州,前往平州,臨行前他給安祿山留了一封,表示他想繼續練新兵,不願北上。

安祿山氣得暴跳如雷,但他也無可奈何,隻得改令安慶和和張忠誌率七萬大軍北上。

.........

唐朝的契丹在大唐叫做鬆漠都督府,麵積包括今天赤峰以東到科爾沁一帶,占據著最肥美的草原,契丹大酋長同時也是鬆漠都督,有人口數十萬,全民皆兵,帶甲士十餘萬,從武則天時代起便屢屢和大唐交戰,時好時和,開元末年,唐軍大敗契丹,俘獲無數契丹子女,將他們遷到範陽幽州一帶,和漢人混居,現在安祿山軍中的很多契丹人,就是這些東遷者及他們的後人。

契丹在開元後期遭遇慘敗後便投降了大唐,首領李懷節被封為崇順王,並以獨孤氏之女充作公主嫁與其為妻,但不久契丹和奚人再反,殺大唐公主祭旗,和範陽節度使安祿山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契丹已經元氣盡複,李懷節見唐室羸弱,內部分裂,便起了征服大唐江山的念頭,他不斷通過增兵支援和糧食援助的方式,漸漸控製住了安祿山。

此時燕軍內漢兵幾近消亡,基本上是一支以契丹、奚、突厥人為主的胡人軍隊,其中以契丹人為最盛,中郎將以上軍官,七成是契丹人,安祿山實際上已經成為契丹人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