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碧濤北湧(2 / 3)

徐汝愚站在寬闊的甲板上,扶著船舷,吹著帶有濃重海腥味的風,望著蒼碧無窮的海麵。

趙景雲隨君宗慶乘著輕舟先去津門安排一切了。

君卓顏、君嘯雲與方肅靜立一側,徐汝愚的沉重的心思他們多少能感覺到,卻無法出語寬慰他。

洛伯源、葛靜、子鍾南領著親衛侍立在兩側船舷。邵如嫣、梅映雪、璿璣還有宋倩則坐在後甲板上觀海景。

此去津門有四百裏,從津門沿淶水溯流而上二百裏就是幽冀名城範陽了。徐汝愚尚不知道蔡家之人會如何看他北上之舉,或許蔡家正為呼蘭入侵焦頭爛額,無暇顧及自己此行。

一行人直至三月末才望見淶水衝入海中的白色分水線,趙景雲與君宗瑞、君宗慶乘著另一艘四百料的巨艦沿著分水線駛過來,迎接船隊進入淶水水道。

徐汝愚轉過身來,方肅神態猶然,君卓顏、君嘯雲卻欠過身子來。徐汝愚暗中苦笑,時至今日,已少有人能在他麵前袒露真性情,俱是一副謙恭順從的樣子。

“津門都府蔡暉其人如何?”

君卓顏有一女嫁於蔡暉為妻,此時聽徐汝愚問及此,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方肅在旁說道:“蔡暉其人有小才而無大器,北靜郡王四子爭嫡,蔡暉一係最弱。”

徐汝愚點了點頭,見君卓顏臉上有難色,未就此多加置評,換了個話題說道:“除雍揚水營之外,雍揚所有海舟俱歸君家調遣,長河幫上下,尚需做什麼安排?”

君卓顏說道:“從去年始,我等已逐步將人員向江寧轉移,隻是顧及蔡家,動作不是很大。年初時,呼蘭進逼甚緊,我等擅自決定關閉幽冀各地的產業,都集到津門來。除了君家新族目標過大尚未轉移之外,尋常幫眾的家眷大多去了雍揚。現在集中在津門的尚有三千幫眾,都粗習過拳腳。”

方肅望著趙景雲、君宗瑞、君宗慶三人乘著輕舟向這邊靠過來,說道:“我年初在範陽時,與蔡家議定,礎艮堂能供應一批長器與弓箭,隻是當時未言明是長河幫所用。景雲比我早兩日到津門,應知最後詳情。”

趙景雲緣繩梯登上座艦,揖禮說道:“範陽礎艮堂當家蔡裕華受北靜郡王囑托,在津門城中相候。”

徐汝愚見趙景雲麵有不豫,訝然問道:“發生什麼事情?”

趙景雲望了方肅等人一眼,低聲說道:“蔡裕華帶來北靜郡王的令旨,說讓大人與長河幫在津門協防,無需到範陽去。”

徐汝愚麵無表情的轉過身去,一手緊抓船舷,一手屈指輕叩船舷,“咚咚”輕響就像叩擊在眾人心上,氣氛一時沉鬱下來,讓眾人直喘不出氣來。

方肅低聲問道:“此刻還有何人極力阻止汝愚進入範陽?”

徐汝愚擺了擺手,阻止他們就此事說下去。

趙景雲輕歎了一口氣,向方肅微微點點頭,肯定他的猜測。

邵如嫣、梅映雪、璿璣、宋倩等人從後甲板走過來,亦感覺到壓抑的氣氛。

梅映雪、璿璣站在遠處,靜望著船頭的眾人,邵如嫣走到徐汝愚的身邊,依立一旁,見他雙眸緊盯著河口隨漲隨落的白浪,靜默不語。

過了片晌,徐汝愚轉過身來,歎了一口氣,沒有說什麼,便進入艙中。

趙景雲望著方肅,說道:“褚師澤率中路軍出井陘,首陷趙邑,又迅速將兩萬鐵騎遣往青池北部,使得青池以南的府邑大城守軍都來不及撤往範陽。現在褚師澤與褚師濟統領超過二十萬的兵馬在幽冀的中部與南部地區逐一的攻城拔寨。呼蘭兵不善攻城,但是太行東南麓的大多城池塢已陷入呼蘭人的手中。範陽城中是戰是降爭論不休,便是主戰,又分成兩係,卻沒有主張迎接大人入城的。”

方肅歎了一聲,說道:“主降的是哪係人馬?”

“安陽都尉蔡正石在堯城降敵,褚師濟原要將他殺了,後來蒙圖帶著褚師澤的一紙軍令,讓他做了呼蘭人的安陽漢營總管,安陽、趙邑、長蘆的數萬降兵都歸他統轄,範陽城中主降的都跟他有莫大的關係,他這一係本是範陽蔡氏的支宗,還有就是圍繞近側的其中中小世家,平素多受打壓,此時隻守自保,沒有一點氣節可言。”

方肅說道:“範陽中人見蔡正石降敵後尚能保住富貴,心眼便多了一分活泛,這都是預料之中的事。蔡家在居庸、榆關、範陽的主力均未受損,其核心一係心誌不應有移動,主戰一係大概分為主動出擊現據城以守兩派?”

“正是如此。幽冀中部、南部尚有數萬困守各城的駐軍,主張出擊以為,在太行東麓開辟戰場,將呼蘭主力吸吸到趙邑附近,可以使得中部與南部的困守諸軍尋機脫身,撤往範陽。這一係以蔡氏次宗宗主蔡戒盈與北靜郡王幼子蔡鍾一為主。蔡戒盈、蔡鍾一其人並非勇武好鬥之徒,一係人員一直無暇接觸蔡氏兵權,我以為他們因為此故,所以主張出城迎戰。但是真正將兵權交到他們手中,他們做何選擇又不是我能猜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