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閉關脫身(2 / 3)

幼黎沒有出聲,秦川刀兵已出,藏不住太多的玄機。汝愚或許會去秦州,但不會是其行的目的地。看著徐汝愚眼中還有猶豫,柔聲說道:“舅舅又讓君家隨船送來幾件珠飾,今日剛到,我還想與玨兒明日戴上呢。”

徐汝愚默然片刻,說道:“容雁門與呼蘭布局直指幽冀,但是幽冀的險處在於外部,內部的可能性極微,我臨機決斷吧。”

若無必要,仍不會踏上幽冀故郡。

幼黎見他仍然解不開心結,情知再勸也無益,撇下這個話題,說道:“你何時啟程,我與玨兒為你準備行裝。”

徐汝愚笑笑,說道:“我哪有什麼行裝可以準備的,碧落戈自然無法帶,一襲青衫,掛柄劍也嫌惹人注目呢,你謄寫的幾篇策文給我帶上,我路上會讀。再過幾日,許亭易將入宛陵,與陳預議兩家和守之事,我將隨行。與幹爹見過麵後,我將沿汴水前往河洛一帶。洛川居天下之中,那裏應該比較熱鬧吧。”

玨兒說道:“荀階在商南一事上受阻於你,你去那裏,還不讓他生吞活剝了?”

“荀階自從商南之事以後,漸漸失勢,洛川已劃出豫南府治轄了,荀開泰親自在那裏坐鎮。”語氣一轉,徐徐說道:“荀家本有異誌,但無佳法,荀家初得《置縣策》,就在洛川周遭擇險處八,增設城鎮全力經營洛川。”話語間對自己故意泄露《置縣策》給荀家一事心中還有一分動搖。

玨兒絲毫未覺,接過他的話題說道:“洛川為河洛之衝,又居天下之中,若讓荀燭武謀得秦川,荀家就可背倚八百裏秦川,從洛川出兵謀天下了。”

幼黎柔聲說道:“荀燭武與荀家之間的關係微妙得很,外人不得而知。荀開泰就是有八百裏秦關可倚,他也未必放得下心去向別處開拓疆土。我倒以為內廷失衡,今日之局是遲早的事,與置縣策有何幹係。”

徐汝愚哪能聽不出她勸慰之意,輕揉她的手掌,笑道:“起初拋出置縣策就是想將世間的危機一下子引發出來,我們措手不及,南平與呼蘭也未必準備周全了。不過,玨兒這幾日倒是認真讀過《均勢策》了。”

玨兒說道:“宜先生送來策文已經繁瑣得很,你還在上麵胡亂塗抹,要不是心疼幼黎姐這麼辛苦,我可不想讀這些東西。”忽的幽幽說道:“就像早知道你離開似的。”

將近年末,休整不足半年的青焰軍又出現大的異動。

江寧翼虎司馬將軍魏禺來到東陽府的甘棠,在此之前,翼虎軍南路的水營就陸續向甘棠海灣集結。翼虎軍南路諸軍多為原泉州水營改編而來,編製超過靜海、清江兩路的水營,達到兩萬五千眾。在甘棠集結的水軍高達兩萬眾,加上一萬二千名驍衛軍步卒,東陽府集結了近四萬的兵力。

樂清、雁潭方向,江淩天集結宿衛軍、百夷軍、翼虎水軍清江部在內的五萬兵力。驍衛軍新安部向崇義東北方向策動,窺視祝族在震澤湖南畔的轄地。

中壘軍在梅立亭的率領下離開新建不久的廣陵城,越過小楊河,向白石許伯當、龍遊萬嶸同時施加壓力。

此時各家在江寧城中的眼線卻發現徐汝愚已經秘密離開了江寧城。

徐汝愚善用疑兵將主功方向藏起來,他的每一次匿蹤似乎向外界傳出青焰軍將有大動作的信號。

泰如城外,席道寧與數名隨從站在凜冽的寒風裏,翹首以待。

許亭易雖然隻是雍揚的主政,但是清江都事院左丞許伯英乃是他的獨子,他此行代表徐汝愚與陳族商談和議一事,泰如方麵如何敢怠慢?

積雲如絮如鱗,昏壓壓的天際遠處現出百餘精騎,中間擁著數乘馬車。

席道寧暗道:許亭易精於武道,似乎用不著馬車避風寒。招呼左右,策馬迎上去。

許亭易掀簾走出,拱手致意:“讓道寧兄久候了。”

席道寧卻窺見簾下露出一角青袍來,凝神聽去,車廂裏吐息微微,若有若無,隻知是精於丹息之人,未曾謀麵,倒看不出他修為的深淺,心想:江寧那邊另派了和議的主使?許亭易不說,也不方便問,抱拳說道:“大雪將至,還是先避到城中,明日再北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