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劫營初戰(2 / 3)

徐汝愚笑了笑,說道:“初戰便有六成的贏麵,算是不錯了。隻是宗政季望能在片刻之間看出我軍的虛實,又能迅速整飭前軍,其人不容小窺,諸位小心了。”

屠文雍說道:“宗政季望不足慮,可能另人他相助。”繼而解釋道:“他在桃花坳前懾於大人虎威,驚惶退兵,與突圍時沉靜果決的表現相差太遠,應當是有人在突圍時獻策於他。”

徐汝愚點點頭,眼中露出讚許,說道:“南閩地雖荒僻,卻也臥虎藏龍,不知宗政荀達對此戰有何觀感。”

宗政荀達對宗政季望襲營損傷近千人,大為不滿,對徐汝愚現身此處,又驚又疑。不過心中已然確定青焰軍在此隻有五千兵力,不然徐汝愚不會放過擊潰南閩後營的機會。心想從中軍再抽些許兵力過來,堂堂正正的擊敗徐汝愚的五千兵馬。徐汝愚用兵稱雄東南,數年來未嚐一敗,擊敗他對自己的聲望確有大助,在與普濟島的聯合上也能占據主動。

當年若非顏家與凝霜郡主支持,南閩郡王的位置尚輪不到宗政荀達來坐,便是此時,南閩尚有幾家大族對他陽奉陰違,不當他是回事。特別南閩會戰進行到今日,在泉州、莆田兩地征調各家私兵擴編南閩衛軍未有絲毫進展,可見宗政荀達的郡王權勢並沒有表麵上那麼風光。

宗政季望偷瞅了他一眼,見他神色間喜憂間雜,自然明白他的心思,說道:“從護田之戰以來,徐汝愚在南閩境內未遭挫折,也難免各家首鼠兩端騎牆觀望。普濟島若能順利出兵,當可以扭轉南閩局勢,但是不能將希望都寄在普濟島。”

宗政荀達歎了一聲,說道:“徐汝愚也防備著普濟島,明昔那路青焰軍有可能奔龍岩而去,也有可能奔甘棠灣去。聽說他正遣人去祝、樊兩家遊說,並且雍揚已向吳州、曆陽邊境集結重兵,若是祝樊兩家頂不住壓力,將陳在清江交境上的重兵撤掉,南閩就不妙了。”

“如此看來,徐汝愚卻是希望南閩會戰拖得越久越好?”

“當有這種可能。”

“末將以為拖得久了對青焰軍一樣不利。”

宗政荀達見季望身邊的一位將佐插言反駁,心生不悅,不耐煩的問道:“你有什麼高深見解?”說罷,掉頭看向一邊,絲毫不將他放在眼裏。

趙景雲見一旁的宗政季望竟也掉過頭去,心生憤慨。

宗政季望率軍突圍出來,為了掩去乍遇徐汝愚時的驚惶失措,竟將突圍之功完全記在自己頭上,雖然應諾將趙景雲升為行軍司馬,但是完全沒有將他舉薦給宗政荀達的意思。

趙景雲告了一聲罪,退到一旁默然不語,心中對宗政荀達的一番見解卻不以為然:東南三郡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徐汝愚又是新近崛起的勢力,必定不敢將南閩會戰的時間拖長。想到宗政荀達有意對閩中山東麓的五千青焰軍發動大攻勢,或許這就是徐汝愚所設想的轉折點吧。但是以青焰軍現有的兵力不足以取得南閩會戰的完勝,趙景雲苦思不得其解,卻也想過徐汝愚在南閩境內暗藏一部分兵力的可能,但是在今夜能擊潰後營的大好時機下,這暗藏的兵力還不現蹤,那就可能沒有了。或許徐汝愚有更大圖謀也未定。

心裏這麼想著,卻沒有進言的念頭,望著宗政荀達與宗政季望在奏案兩邊私語,心想:再進言,定會給這倆屠夫斥為狂妄了。

公良友琴將自己閉在靜室裏一天一夜。

趙威胥在溫嶺得到公良小天喪身甘棠灣的消息,暫停對樂清的攻勢,星夜輕舟趕回普濟島。公良小天喪命的消息傳到普濟島是昨天晨間的事。

趙威胥望著堂上的幾員鋒將,問道:“大帥可曾遞出什麼話來?”

林濟說道:“我等在此靜候也有一夜了,大帥還沒有露麵。”說罷輕歎一聲,“我離開甘棠灣裏,曾與少帥說過,讓他等我領兵過去與他合到一處再攻甘棠灣……”

趙威胥冷哼一聲,打斷他的話。東海盜帥之位並無父子相承的慣例,青年諸將中惟有林濟與公良小天有望繼承帥位,林濟若不建議合兵還好,若是建議合兵,公良小天定會搶功先擊。

趙威胥心想:這林濟比當年林鳳的手段還要毒辣,隻是他在這事上做得滴水不露。

在林鳳時代,東大洋的海盜形成鬆散的聯盟,其中林鳳的勢力最大,占據琉球島,侵襲南寧、南閩、越郡、東海、青州數郡,有時會溯江水而上,掠侵永寧、荊郡境內。將掠奪來的貨物輸運到外洋島國牟取巨利,又與東南郡內的某些世家媾和走私外洋島國的貨物,也含有一些掠奪來的貨物。

海盜貿易是東大洋群盜得以生存的基礎,也是維持如此龐大軍備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