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山雨欲來(3 / 3)

魏禺吩咐左右去將朱勝傑請來。

朱勝傑乃是長河幫的執事,長河幫經營渤海航道數十年,在海戰方麵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去年長河幫發現雍揚非外來勢力能夠輕易滲透的,便轉而尋求與徐汝愚合作的可能。組建靜海水營及甘棠水營的目的便是要遏製普濟水營,長河幫的君逝水、歐陽雷、朱勝傑以個人名義擔當客卿,授習水戰。

相對決定的大膽與毅然,魏禺麵對可能發生的海戰則要小心謹慎得多。

朱勝傑說道:“在茫茫大海尋求決戰的機會非常渺茫,普濟島雖然擁有強過我們許多的水營戰力,但在我們接近普濟島之強,不會有實質的威脅。即使他們空島而出,在無法確定我們航線的情況,幾乎不可能與我們相遇,這與江湖水戰有著極大的不同。在海麵上,逆風而被滯留一月之久的事情,也常常會發生。”

艦隊出港之後,朱勝傑才被告之此行的目的,就是到了今日,心中的驚詫也未能平複下來。

二十天的時間,徐汝愚將所轄勢力幾乎都調動起來,使得東南數郡猝然間又麵臨一場大會戰。相比以往徐汝愚的謹慎,這次的銳誌與果毅看上去更像一場冒險。

南閩並不存在短期結束會戰的條件,一旦有了足夠的時間,越郡的祝、樊兩族,普濟島都會做出激烈不可預測的反應。

如果真讓徐汝愚順利解除南閩宗政家與顏家勢力之後,清江的局勢則會完全鞏固下來,普濟的勢力便會被限製在海上而不得登陸。祝、樊兩族也會完全陷入雍揚與清江的南北夾圍之中。

普濟島不會希望看到這種情況發生,祝、樊兩族也不會希望看到這種結果,便是南寧越家的反應也不可預測。

在朱勝傑心中,隻有迅速的發動南閩會戰並迅速解決南閩會戰,才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但是即使是青焰軍的高級將領季子衡對此也不抱有十分的信心。武衛軍與中校軍在采石磯、延陵軍山集結,與其說是威懾祝族,還不如說是防備祝、樊兩族可能有的激烈反應。

以此看來,徐汝愚心中怕是也沒有迅速形成會戰並結束會戰的信心,那他為何要倉促決定呢?

相比朱勝傑,被卷入這場風波的祝族與樊族所得情報要少上許多,但是他們對此有著相當的警覺。

吳水東逝,以吳水為界,南北分屬吳州府、餘杭府的轄地,與往昔一樣,祝、樊兩族相會選擇河心中一艘遊舫,若沒有兩岸數百騎神情肅殺的精健武士,這艘遊舫在映月影星、風柳疊波的河心就會顯得詩情畫意許多。

樊徹轉臉看向玄色的河麵,高挑的風燈泄出的柔光如輕綢一樣鋪在河麵之上,卻映出一張充滿疑慮惶恐憔悴疲憊的臉,心中諤然,回過臉來看祝連枝,見他的氣色比自己好不上多少。想來他比自己也好不上多少,否則怎會輕啟河心之議?

徐汝愚究竟想做什麼?

相對於普濟島,祝樊兩族對清江及雍揚的情報滲透更全麵,除去雍揚各部軍的異動,樊家在溧水河穀的眼線發現,溧水河穀的屯丁一律配發長器與長弓強弩。

徐汝愚在清江實行軍戶另籍、配田諸策,使得清江的軍製要優於越郡其他世家,不僅保證現役軍隊的戰力,還保證充足的兵源。戰時,可將屯丁轉為現役,戰後,縮編戰備,將一部分現役將士轉為屯丁,無需承擔巨額的軍費開支。軍戶蓄兵製是以大量的田地為基礎的,徐汝愚入主清江,清江大量荒蕪田地與大量流民的湧入給徐汝愚在清江實行軍戶蓄兵製提供有利的條件。雖說軍戶蓄兵製還有著許多不成熟的地方,卻顯示出強大的活力,令祝、樊兩族感到強大的壓力。

祝族的曆陽府、吳州府,樊族的餘杭府,衛軍戰力加起來有十萬之巨,若是計算其他世家的私兵,這三府的戰力將超過二十萬不止,但是無法像徐汝愚在雍揚進行改製,祝、樊兩族對各自轄地裏世家的私兵沒有一點控製權,非但如此,便是各府的衛軍控製權也不完全在兩族手中。

祝連枝微斂雙眸,輕聲說道:“徐汝愚橫空出世不過四年,東南三郡便天翻地覆的變化了一遭。徐汝愚若是隻想奪取漳州,他的戰略意圖已經實現大半,永嘉堡的得失也是一戰而定的事情,沒有必要在雍揚也大做手腳。此番矛頭不僅指向普濟島,還指向你我兩家,是否昭示著山雨欲來?”

“山雨欲來?”樊徹輕輕咀嚼著這句話,心中卻想:誰能避開這番山雨淋襲,是東南的世家勢力還是徐汝愚的新政勢力,若非族中有人相阻,此時他已與公良友琴密會於安溪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