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在美國洛杉磯東部巴沙地那,一間小小的汽車餐廳開張了。這是一間小得不能再小的餐廳了。兄弟倆自己煎著熱狗,調著牛奶,準備了十幾把帶有傘頂的椅子,還雇了三個年輕人,讓他們到停車場招攬客人。
當時美國汽車已經比較普及。開車路過的人,到汽車餐館買個熱狗再要點飲料,急匆匆地吃一點兒就忙著趕路。汽車工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的如快餐業的生存和發展。麥氏兄弟倆的餐館看來生意還不錯。1940年他們又開了一間更大的汽車餐館。
這是一間與當地汽車餐館在經營特色上有一些不同的餐館。建築形狀呈八角形,前臉兒是一個落地的大窗,目的是將它的廚房暴露出來。餐館裏沒有桌子,隻有幾隻凳子。這座造型十分奇特的建築和開放式的廚房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在開張後的幾年,這裏成了當地人,特別是年輕人最愛去的地方。
正是這間餐廳,使兄弟倆成為當地新貴。兄弟倆每人年平均5萬美元的收入,這足可以使他們進入當地的上流社會了。
但是不久,城裏同樣的汽車餐館逐漸多起來了,而且,雇用服務員也很不容易。由於餐館多,相互競爭很厲害,那些服務員自認為奇貨可居,要的報酬很高,而且很不聽使喚。如果不是麥氏兄弟在汽車餐飲業裏積累了一些經驗,不是因為他們對餐飲業還很有一點感情,他們早就打退堂鼓了。
不久,兄弟倆發現,汽車餐廳在經營上有一個誤區:那就是讓人一聽到汽車餐廳就會想到,這是一個出售廉價食品的地方。另外,食品成本和勞動力成本都不斷地上漲,生意實際上很難做下去。
這時候,兄弟哥倆想進行了一項別的經營者想都不敢想的改革。他們通過對幾年來經營收入的分析研究,發現盡管他們在排骨上做的廣告比漢堡包多得多,但有60%的收入來自漢堡包,而不是排骨。
於是,他們把漢堡包改為現場製作,並將肉餡一類的熟食加入到漢堡包中。
就是這麼一個誰都沒想到的改革,推動了世界快餐業的一場巨大的革命!
成功源於創新
“我成大事的秘訣很簡單,那就是永遠做一個不向現實妥協而刻意創新的叛逆者。”
這是美國實業家羅賓·維勒的話。羅賓·維勒的言行是一致的。我們能從羅賓·維勒的身上看到創新思維對一個人成功所起的作用有多麼巨大。
當全美短筒皮靴成為一種流行時尚的時候,每個從事皮靴業的商家幾乎都趨之若鶩地搶著製造短皮靴供應各個百貨商店,他們認為趕著大潮流走要省力得多。
羅賓當時經營著一家隻有十幾個雇工的小規模皮鞋工廠。
他深知自己的工廠規模小,要掙到大筆的錢確非易事。自己薄弱的資本、微小的規模,根本不足以和強大的同行相抗衡。而如何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主動權,爭取有利地位呢?
羅賓有兩條道路可選擇:
一是在皮鞋的用料上著眼。就是盡量提高鞋料成本,使自己工廠的皮鞋在質量上勝人一籌。然而,這條道路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行走起來是很困難的,因為自己的產品產量比別人少得多,成本自然就比別人高,如果再提高成本,那麼獲利有減無增。顯然,這條道路是行不通的。
二是著手改革皮鞋款式,以新領先。羅賓認為這個方法比較妥當,隻要自己能夠翻出新花樣、新款式,不斷變換、不斷創新,招招占人之先,就可以打開一條出路;如果自己創造設計的新款式為顧客所鍾愛,那麼利潤就會接踵而至。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羅賓決定走第二條道路。
他立即召開了一個皮鞋款式改革會議,要求工廠的十幾個工人各盡其能地設計新款式鞋樣。
為了激發工人的創新積極性,羅賓規定了一個獎勵辦法:凡是所設計的新款鞋樣被工廠采用的設計者,可立即獲得1000美元的獎金;所設計的鞋樣通過改良被采用,設計者可獲500美元獎金;即使設計的鞋樣不能被采用,隻要其設計別出心裁,也可獲100美元獎金。
同時,他即席設立了一個設計委員會,由五名熟練的造鞋工人任委員,每個委員每月額外支取100美元。
這樣一來,羅賓的皮鞋工廠裏,馬上掀起了一陣皮鞋款式設計熱潮,不到一個月,設計委員會就收到40多種設計草樣,最後采用了其中三種款式較別致的鞋樣。而且立即召集全體大會,給這三名設計者頒發了獎金。
接著,羅賓的皮鞋工廠就把這3個新款式皮鞋試行生產。
第一次將每種新款式皮鞋製作1000雙,製成後立即將其送往各大城市推銷。
顧客見到這些款式新穎的皮鞋,立即掀起了一股購買熱潮。
兩星期後,羅賓的皮鞋工廠收到2700多份數量龐大的訂單,這使得羅賓終日忙於出入各大百貨公司經理室大門,跟他們簽訂合約。
因為訂貨的公司多了,羅賓的皮鞋工廠也逐漸擴大起來,3年之後,他已經擁有18間規模龐大的皮鞋工廠了。
不久危機又出現了,當皮鞋工廠一多起來,做皮鞋的技工便顯得供不應求了。最令羅賓頭疼的情形是別的皮鞋工廠盡可能地把工資提高,挽留自己的工人,即便羅賓出重資,也難以把其他工廠的工人拉出來。缺乏工人對羅賓來說是一道致命的難關,因為他接到了不少訂單,如無法給買主及時供貨,這將意味著他得賠償巨額的違約損失。
羅賓憂心忡忡。他又召集18家皮鞋工廠的工人開了一次會議。他始終相信,集思廣益,可以解決一切棘手的問題。
羅賓把沒有工人可雇用的難題告訴大家,要求大家各盡其力地尋找解決途徑,並且重新宣布了以前那個動腦筋有獎勵的辦法。
會場一片沉默,與會者都陷入了思考之中,搜腸刮肚地想辦法。
過了一會兒,有一個小工舉起右手請求發言,羅賓嘉許之後,他站起來怯生生地說:“羅賓先生,我以為雇請不到工人無關緊要,我們可用機器來製造皮鞋。”
羅賓還來不及表示意見,就有人嘲笑那個小工:“孩子,用什麼機器來造鞋呀?你是不是可以造一種這樣的機器呢?”
那小工窘得滿麵通紅,惴惴不安地坐了下去。
羅賓卻走到他身邊,請他站起來,然後挽著他的手走到主席台上,說道:“諸位,這孩子沒有說錯,雖然他還沒有造出一種造皮鞋的機器,但他這個辦法卻很重要,大有用處,隻要我們圍繞這個概念想辦法,問題定會迎刃而解。”
“我們永遠不能安於現狀,思維不要局限於一定的桎梏中,這才是我們永遠能夠不斷創新的動力。現在,我宣告這個孩子可獲得500美元的獎金。”
經過四個多月的研究和實驗,羅賓的皮鞋工廠的大量工作就已被機器取而代之了。
羅賓·維勒的名字,在美國商業界,猶如一盞耀眼的明燈。而他自己的成功,也與他不斷創新、時時保持銳意創新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標新立異才能獨領風騷
常言道:“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這句話是成功的精髓所在,換句話說就是標新立異,可以獨領風騷,隻有那些能不斷創新的人才可以不斷獲得成功。人生之路千萬條,總是踏著別人的腳印前進的人,他的一生會碌碌無為。隻有敢走別人從未走過的路,獨辟蹊徑,才有發現成功的可能。
日本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人。
1946年,盛田昭夫的索尼公司成立時,公司的宗旨上赫然寫著:“公司絕對不搞抄襲偽造,而專造他人今天甚至以後都不易搞成的商品。”
20世紀50年代初,收音機在日本還不是十分普及,但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收音機的好處。收音機市場大有潛力可挖。很多製造商都看準了收音機市場必將火爆的那一天,因而紛紛大批量生產。
當時流行的收音機內部幾乎全部使用笨重易熱的真空管,體積大,耗電量又高,並且也不能隨身攜帶。
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在當時也被收音機市場的潛力引誘著,但又生怕背負上未來市場過剩的競爭壓力。這時井深大總經理抓住了流行收音機的特點,設想如果索尼(當時名叫東京通信工業公司)生產的收音機能夠克服這些缺點,必然會大受消費者的青睞,獨占收音機市場的鼇頭,成為技術革新的領導者。
盛田昭夫想要研製一種能攜帶甚至可以放在襯衣口袋裏的小型收音機。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以半導體取代真空管。而半導體的專利權,當時隻在美國有,發展它的是休克利博士。
1952年,他們專門為半導體的事去了一趟美國,想要引進休克利博士發明的半導體專利。1953年,盛田昭夫與擁有半導體專利權的西方電氣公司簽訂了專利合約。
在簽訂這項專利合約之前,盛田昭夫發了一封快信回公司,因為西方電氣公司告訴盛田昭夫,這種專利隻適合生產助聽器。接到信後的井深大立即與公司的技術骨幹開會商討。大家最後一致認為雖然存在風險,但憑借公司的優勢和技術力量,為了占領新的市場,這個險值得一冒。他們決心把半導體引入收音機。
最終在1955年,盛田昭夫推出了日本第一批小巧玲攏的半導體收音機。這批第一次標有“SONY”字樣的產品一出世便令同行和消費者驚詫。“SONY”牌收音機一下子風靡日本。原來的真空管收音機頃刻之間成為陳舊的過時貨。
時隔不久,盛田昭夫生產出的更小的口袋型半導體收音機大批上市。這種收音機可隨身攜帶,就像手表一般便捷,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新時尚,標新立異的索尼公司頓時引起人們的極大注意,“SONY”成了家喻戶曉的名牌。
標新立異使盛田昭夫贏得了消費者的心,在市場競爭中出奇製勝。幾十年來,索尼公司在盛田昭夫的標新立異思想指導下,發明創新,一直立於不敗之地。
下一招逆向思維的險棋
現在,人們已經習慣了正常的思維方式,即使沒有什麼成效仍很難改變。這時,如果轉換思維,逆向而往,可能會帶來與眾不同的結果。
德國奔馳汽車公司的成功就在於敢於下一著逆向思維的險棋。
20世紀最後20年,日美汽車大量傾入西歐,幾乎把歐洲的汽車工業擠到了滅亡的邊緣。以“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豐田車”為首的豐田汽車公司,不僅把他們的路延伸到了華盛頓,甚至擴展到了底特律(美國汽車製造業中心)。豐田汽車以其優質低價而風靡全球。這一次車賽很明顯,如果奔馳失敗,那就很難想像會有人願意花買兩輛豐田車的價錢去買一輛笨手笨腳的奔馳車了———盡管奔馳車的質量無與倫比,盡管奔馳車耐用舒適豪華,但這一次一旦失敗,奔馳車將毫無疑問地被擠出強者的行列。
5月的巴黎氣候宜人,第18屆世界汽車大賽就在這裏舉行。賽場上,依次排列著十幾輛世界級品牌的高級汽車,奔馳車以其豪華的造型位居其列。比賽開始了,奔馳公司的總裁埃沙德·路透一眼不眨地盯著大幅屏幕,注視著一路煙塵而去的小汽車。
畢竟都是世界名牌,無論是日本的豐田、本田,還是美國的雪佛萊、野馬,誰也沒有占到絲毫優勢。奔馳車夾在日美汽車中間,速度上竟絲毫不遜色。然而它也僅能與之並駕齊驅,看不出有什麼優勢。
路透的心簡直提到嗓子眼了,周圍的幾個助手大氣都不敢出一聲,一起注視著賽場上奔馳的命運。賽程過半的時候,路透輕輕籲了一口氣,因為奔馳已顯現出了一點微弱的優勢。很快,各型汽車都將車速提到最高的限度,開始了最後衝刺……
隨著一陣歡呼,路透的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奔馳車贏了,超過了它所有的競爭對手。這一勝利,不僅保住了歐洲汽車工業的一席之地,而且更加穩固了奔馳汽車在世界汽車工業中的地位。
其實早在十年之前乃至更久以前,奔馳汽車就已以其雄厚的實力而雄踞於世界汽車製造業前列:世界上最早的一輛汽車就叫奔馳,而奔馳公司的創始人卡爾·本茨和哥特裏普·戴姆勒正是汽車的締造者。隻是到了埃沙德·路透的時候,這個滿懷雄心壯誌的德國人,決定要采取另一種競爭方式來穩固奔馳的地位。
“奔馳車將以兩倍於人的價格出售。”這話說起來就像唱山歌一樣動聽,做起來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路透似乎早已下定了決心,他知道如果不設法提高奔馳車的質量,在以後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勢必適應不了風雲變幻的市場變化,靠老牌子吃飯是支持不了多久的,他感到自己有責任來為奔馳開辟新的發展道路。
為了激勵全體員工來共同實現新的目標,路透感覺到有必要親自到車間和試驗場去身體力行一番。他當然知道這逆勢而行的一步如果成功將給奔馳公司帶來多麼高的榮譽,但他更清楚這一步一旦失足會有多麼大的損失。他必須鼓起所有的士氣下好這一著險棋。
路透和他所率領的公司是永遠都不願充當像恐龍那樣不適應變化的角色的。在奔馳600型高級轎車問世之前,路透便對他的技術專家們說:“我最近想出了一則很優秀的汽車廣告,當然是為咱們奔馳想的。這則廣告是:‘當這種奔馳轎車行駛的時候,最大的噪音來自於車內的電子鍾。’我準備把這種奔馳車定價為17萬馬克。”專家們當然明白總裁的意思,卻仍不免大吃一驚:17萬馬克,能買好幾輛普通轎車!
也許是總裁的表現感動了那幫專家,他們廢寢忘食地工作,以驚人的速度把成功的新型優質奔馳轎車———梅塞德斯450SEL6.9獻給了埃沙德·路透。路透從病床上爬起來後的第一道命令便是宣布將奔馳轎車的價格提高一倍。這個命令不僅讓整個西德震驚,更讓全世界的汽車工業驚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