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答案就是答案。由於策略方針的問題,漢部注定是一輛停下來就會出大問題的戰車,林斌隻有一直尋找敵人,把內部的壓力向外引,用戰爭吸引人們的目光,讓他們暫時忘掉一些不該記起來的東西。
雖說漢部已經自立,但是漢部還沒有國號,從某一個方麵來說,漢部其實很像一個畸形兒,她的內部結構混亂,社會體係沒有確定,她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不斷征服別人。
征服的樂章依然在奏響……
黑旗軍進攻肅慎王城的作戰一刻未停,僅在三天之內就消耗掉近五百萬枝箭矢,箭矢的高強度消耗是對後勤供應的巨大考驗,索性的是遼地不缺少製造箭矢的材料,黑旗軍隨軍匠作營本身的製造能力強大,再加上後方的支持目前還沒有出現箭矢短缺的窘境。
狼軍攻下黑龍江平原後經曆十天的南下作戰一舉攻克肅慎多處城鎮,其實以其說是城鎮不如說是聚集人數較多,有固定棲息地的部落村子。目前狼軍在陳汐的率領下一路凱歌,駐軍於蛇湖(鏡泊湖)配合黑旗軍已經完成對肅慎兩麵夾擊的戰略部署。
不對等的對手,一切等的隻是約定之日的到來。
看遠方……
呂炎與前來交換駐防的友軍交接完畢後,他率領在漢國曆練的七萬步軍離開醫無慮山向東北方向開拔,準備與南下的虎軍會合,再配合駐軍於秀水河的甲賀豹軍從兩個地方發動對衛氏朝鮮的戰爭。
打衛氏朝鮮不像打肅慎,肅慎還是一個半農耕半遊牧的部落體係,落後的兵器再加上落後的戰爭思想讓肅慎人離開叢林便不足為慮。
衛氏朝鮮作為一個已經存在數百年的政權(繼承自燕國),她的軍隊有完善的軍備,軍隊的將領也不是處於蠻荒無知狀態、連兵書是什麼都不知道的肅慎人。其實這些都不是難題,唯一存在障礙的是衛氏朝鮮有城,很多堅城!
漢部……的軍隊,她的主力是騎軍,衛氏朝鮮的領土很少有平原,大多是山地和河道,衛蒙政權經營了數十年幾乎每個險要的地勢都有建關隘,衛氏朝鮮的軍隊也不是肅慎軍隊,守城軍隊的軍備從某一個方麵來說比漢國更加精良,想要啃下衛氏朝鮮的過程將十分艱難。
一個遠在漢國長安的人聽到漢部即將進攻衛氏朝鮮時說:“會死很多人,多到難以想象!”
諸多聽眾露出嚴肅的表情。這些人的裝扮皆為文士,他們從四麵八方被彙集在一起,聚集起來的唯一目標便是到遼地完成一個艱難的任務。
“死人……林斌不怕。他是一頭猛獸,到了一個地方肯定要吞噬人命,據說與之交戰的肅慎全國人口銳減,十不存五,其中以東部人口減員最為嚴重?”
最先開始說話的人又笑說:“東夷人與我等何幹?此次我等相聚隻為謀策,如何在到達遼地後打入漢部,獲得林斌信賴,掌控漢部重權!”
晴天風雨兮,將臨下……
**********************************************************************************
以下不算起點幣:
汗……哈,玩笑開大了,寫的匆忙沒有校對,******教的確是公元七世紀出現,上章的BUG已經改了。
中國古代宗教的道教有查過,道教在西漢時期確實還沒有建立,道教的名稱來源,一則起於古代之神道;二則起於《老子》的道論,最早的話可以追溯到老莊(也就是莊子),學術界一般認為是在東漢的《太平經》書寫後才有道教的傳播,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的初創時期。
鋒銳(單刃)老兄說的太常,在秦時是叫奉常,到西漢時期的太常屬的確是為皇室服務,主管掌宗廟事,一般不參加具體的行政事務,是九卿之首。 屬官主要有太史,太樂,太祝,太宰,太卜,太醫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諸廟寢陵園,機構複雜,編製龐大。而這個太常屬是為皇室辦事,沒有在民間傳播,所以書中泛指的宗教信仰沒有把它算進去。另外,《禮記》有些沒搞懂,它好像是孔子寫的,與《老子》《莊子》似乎沒有直接的聯係,道教的教主是老子,沒有孔子的事吧?
PS:遼地的情節很快就要結束了,最近一直在啃西域五十國、印度支那各國、中東諸國(安息最難啃)的資料,經常在圖書館和書店當遊魂,啃飽一些避免出錯,見諒。(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