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卷土重來》 :談笑有鴻儒(2 / 3)

這支騎軍的任務不是來接張隆,他們之所以出現在這裏是因為要用大的動靜吸引漢軍斥候的注意力,創造機會讓章廉率領的騎軍進行穿插迂回,算是在為整個大戰略服務。

如果沒有錯誤的話,林斌給呂炎的命令是率領十萬軍隊進逼漢國,用強勢的姿態迫使漢國做出讓步。什麼才算是讓步?定義實在太模糊了,正是因為模糊,呂炎才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其實呂炎比誰都明白林斌在想什麼,林斌不想繼續和漢國糾纏下去想把漢國打疼了,打出幾年的和平來。

李澤見自己一喊,對方的主將沒有出現,包圍的騎兵進行撤圍,很明顯地愣了一下,那杆前指長矛的矛尖抖了抖。他自認武力超群,同時也認為太守派自己出來是想給對方來個下馬威,對方的退讓是事先沒有想到的事情,有點失望又有點懷疑傳言是否屬實,很想大吼一嗓子:善戰的虎豹騎軍何在!?

漢國的邊防軍曾經都以虎豹騎軍的善戰為榮,時刻把林斌出自邊防戍卒掛在嘴上,並對此感到十分驕傲,然而虎豹騎軍已經不存在,時過境遷的如今,那些崇拜林斌的戍卒尷尬著、難堪地接受了一個事實,他們崇拜的對象在不知不覺間竟是成了自己的敵人?

這個世界太奇妙也太瘋狂,人們總是無法知道在下一刻會發生什麼……

張隆回頭看一眼緊緊跟在身後的車廂,車廂的車窗被微微推開一個空隙,從縫隙可以看見一雙明亮的眼睛好奇而又有些緊張地注視外圍的騎兵。張隆對旁邊的隨從說了些什麼,隨從跑向車廂,不一會兒車窗被合上。

張隆伸手摸了摸懷裏密盒,嘴上卻是在苦笑,他不排斥使用小手段但卻認為離間計隻有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被執行,想要離間林斌與呂炎的關係不是不可行,但是……現在才想去做,能行嗎?或許就像某位高高在上的人說的那樣:不求一次功成,隻求掀開一絲縫隙。

“離林斌召開所謂的多國會議還有幾日?”

“回郡守大人:尚有五日。”

明眼人都知道林斌派呂炎來是想幹什麼,張隆隻求拖延五天,隻要李廣到達西林,在那個什麼多國會議上代表漢國天威進行發言,以漢國的雄厚實力為後盾必將震懾住遼地諸國,使團再在暗地裏運作一番……如果進行順利的話?遼地諸國得到漢國支持的承諾去對付林斌,一切就太完美了。

孫平似乎聽見誰在喊什麼東西,他沒有轉頭探顧仍是直勾勾地盯視李澤……座下的戰馬。看馬不看人多個性啊?

五軍有一條荒謬的辨識武力的看法,將領們最愛做的事情是攀比誰的戰馬較好,戰馬是一名武將的生命,五軍之中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誰的戰馬越好就說明那名將領的武技較高,這還是在石堰城形成的觀念。那些個有資曆的將軍們現在還是死死記住林斌的一個承諾,時刻幻想著哪天能得到絕影的種……

“那匹馬快趕上小武的坐騎了。”

這一刻,數十名原本臉色還算嚴肅的騎兵眼角開始抽筋,他們還以為自己的將軍能說點什麼,沒想蹦出來一句無比損人的話。必需說明的是,孫平嘴巴裏的小武隻是一名騎兵隊率,堂堂漢國的猛將騎的戰馬隻堪和一名隊率的坐騎相比,可見漢國真的非常缺少好的戰馬。

一名著白袍的騎士策馬而來,他抱拳道:“貞校尉已至!”

孫平剛要做出表示,漢軍那邊卻是策出一騎,他目光下意識地看向那名漢軍騎士的戰馬,這次他竟是稍微一愣,眼瞳很明顯地收縮了一下,心道:“就是此人?”,他沒有再看,而是向傳令兵說道:“讓開道路。”

轟鳴的馬蹄聲重新被奏響,列隊的騎兵很是整齊地策馬讓開主道,這剛一讓開,一隊大約五千人的步軍邁著整齊的軍步震踏雪水開了進來,走在最前麵的是一整隊的持旗手,五十杆顏色不一的旗幟隨風飄揚,看去霎是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