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安國無法之下隻有同意派軍上前驅逐匈奴殘兵,他招來四名假都尉,嚴令隻是驅逐無需拚力死戰。假都尉自然是聽命,但是漢軍騎兵個個早就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痛殺胡虜,四千漢軍在四名假都尉的率領下脫離本陣,他們並沒有馬上策馬加速,而是在軍官的約束下按照訓練時那樣擺開陣型。
四千漢軍裝備精良,騎士們在軍官的鼓動下熱血沸騰,抽出戰劍、豎平長矛,他們通紅著眼睛高舉兵器揮舞。
數百軍官齊聲吼叫:“漢軍!”
充滿戰意的漢軍將士們將兵器前指,他們下意識看向列在旁邊的神策軍,看到了無數雙不屑的眼神,忍不住呼吸一頓,隨後吸氣,像是要發泄一直以來被瞧不起的憤怒,他們張口咆哮:“威武!!!”
一雙雙不屑的眼神雖然沒有改變,但是裏麵卻多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神策軍裏麵的高級將領、中級軍官是喊著“漢軍威武”一路屍山血海殺過來,他們無數次在林斌的帶動下咆哮和揮刀,喊出的就是這句戰號!
林斌微笑對韓安國說:“他們現在還配不上喊這一句戰號。”
韓安國的戰意被林斌一句話澆熄,他表情錯愕:“為……為何?”
林斌還是在笑,那笑容裏滿是回憶。他在想,漢國的軍隊或許還有些青澀,但是這個國度從不缺少熱血男兒,是那些男兒無數次高喊戰號用手裏的戰刀拚殺出屬於一個國家的自信,讓外人喊這個國度英勇的男人們叫男子漢、漢子!
在另一個強盛的朝代,遠在中亞附近的國家迎接唐朝使者的時候還是稱呼為漢使,隻因中亞諸國牢牢記住一個叫陳湯的人……
漢元帝時期:
強大的羅馬帝國在統一了地中海沿岸後,為了掠奪東方的財富和主導絲綢之路的貿易主導權,於是揮軍東征。在黑海邊擊敗了中東強國安息帝國的軍隊,直逼康居國(估計在現在的阿富汗地區),康居王大驚失色,連忙向漢朝駐西域都護府求援,就在此時匈奴帝國也開始再一次侵入西域地界,而漢朝在西域駐軍才兩千人,西域形勢一時間危如累卵……
漢朝西域都護在一日之內連連派出數百名鴻翎急使向長安請求援兵……
消息傳到長安,滿朝震動,經過商議決定出兵遠征西域,但在將領選派上朝臣們起了爭議,當時尚算開明的漢元帝力排眾意,破格提拔尚在獄中的草莽英雄——陳湯。
漢元帝封陳湯為征西大將軍,由他挑選了兩萬精銳的騎兵,再加他在獄中結識的一些奇人異士,擇吉日率軍遠征。
西域各個小國聞聽大漢出兵,也紛紛派兵參加,使陳湯率領的軍隊增加至十萬人,於是在遙遠的西域大地上,一場冷兵器時代的世界大戰拉開了序幕……
交戰雙方的一方是統一了地中海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和驍勇善戰橫掃草原的匈奴騎兵;另一方是正值盛世的大漢帝國率領的東方聯軍。
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四個國家都參加了這次戰爭:漢帝國、羅馬帝國、匈奴帝國、安息帝國……
在帕米爾高原上,東西方兩個最偉大的國家:大漢帝國和羅馬帝國開始了一場生死角逐,陳湯以西域諸小國的軍隊為誘餌,以那些奇人異士為先鋒,用大漢精銳的騎兵一舉擊潰了曾經橫掃歐洲無堅不摧的羅馬軍隊龜殼方陣。
在潰敗中的羅馬元帥憤恨的詛咒道:“該死的中國人,該死的中國人!”(羅馬本紀,也就是國家發展史裏麵有記載)
而不知道羅馬軍隊已經潰敗的匈奴騎兵依然大搖大擺的侵入了西域,匈奴單於不知道的是等待他的是一支氣勢如虹的聯軍。
這兩個千百年的宿敵:華夏民族和匈奴遊牧民族,在遙遠的他鄉開始了一次強強對戰。陳湯以無比的勇氣迎戰縱橫草原的匈奴軍隊,以騎兵對騎兵,以勇氣對勇氣,以鮮血對鮮血……狹路相逢勇者勝,單於怎麼也沒想到他會在曾經被他征服過的土地上被打敗,甚至被當場斬下了首級……
這一次戰爭,進一步鞏固了漢朝在西域的權威,確保了在絲路貿易中的主導地位,也開創了西域的新紀元。
勝利後的陳湯向漢朝天子上書彙報,連同書信一起帶到長安的是匈奴單於的首級,在他的書信裏寫下了一句注定要流傳千古的話——“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陳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縣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裏。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是西漢名將陳湯遞給漢帝的上疏,隨同上疏一同遞向長安的是北匈奴郅支單於的首級……
林斌得承認,他再一次在戰場上走神了。他回過神來時,四千漢軍早已經衝殺上去與匈奴殘兵戰成一團,漢軍不知道騎戰打的是機動性,一股腦衝殺進去後大多數竟是下馬與匈奴人捉對廝殺起來。盡管戰術十分幼稚,但是林斌看到那一張張錐嫩的臉上猙獰著砍殺匈奴人時,他的心好像被什麼東西觸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