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卷土重來》 :一步之遙(小聲求下月票)(1 / 2)

東方露出魚白,這是在說黎明前的黑暗已經過去,新的一天已經到來,而對於高速馳騁的一萬漢軍和一萬神策軍來說,新的一天是他們迎接挑戰的開始,馳騁之中的騎士全部看見北方升起的滔天濃煙,他們知道那意味著什麼。

“甲賀、呂炎已經和右穀蠡王庭部和渾邪部的軍隊交戰,如果進行順利匈奴側翼的七萬大軍會阻擋在鄂沙河床,而伊稚斜絕對不會選擇坐以待斃,他會率軍撤出河床地段,尋找平野與甲賀、呂炎進行騎戰。”

林斌仔細研究過鄂沙河床,那裏適合大軍交戰的平野不多,前後被夾擊之下伊稚斜隻能退往後世劉徹親自命名的‘五原’,林斌要做的也是趕在伊稚斜之前先到達五原,攔住伊稚斜的去路,那時真正的戰爭才算開始!

馭馬牢牢跟在林斌後麵的一名中年人樣貌平凡,他沒有身穿戰袍,外麵卻是披著一套護住要害的魚鱗戰甲。他加入十部五軍時間不長,現在更是沒有任何軍職,至於他怎麼會被林斌帶上戰場,這需要用很多時間去敘述,顯然現在不是講這些的時候。

韓安國當然也是眾多馭馬馳騁騎士中的一員,這名漢國的將領此刻神情複雜,完全沒理解林斌是想幹什麼。他有時候會轉頭看向側邊行進中的漢軍騎兵,那是他從漢國帶出來的軍隊,寶貴無比的軍隊!漢國戰馬不多,想要裝備一支騎軍所需的付出十分耗費,對於人口基數龐大的漢國來說,不是人寶貴,而是那些戰馬十分寶貴,他真的不明白林斌為什麼要讓這一萬漢軍上前線作戰。

天空仍然是烏雲密布,轟鳴的雷電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天上卻不漂下一點雨滴,仿佛是在醞釀著,等待兩個民族交戰過後用浩大的雨勢洗刷痕跡?

“駕——”

學自漢軍,五軍中的傳信騎士會在背後插著三麵小型旌旗,名稱沒有更動,依然是叫‘鴻翎急使’,他快馬奔馳,不斷尋問“王何在?”,有點指出了林斌所在的位置,他高喊“讓路”,馬鞭不斷抽打馬屁股,一幅十萬火急的架勢。

“報——”

人未到聲先至,鴻翎急使沒有跳下戰馬,他抱拳高喊:“狼軍統領急報:右賢王部攻勢太猛,我軍損耗箭矢甚重,所餘箭矢隻夠防禦三晝夜。”

樣貌平凡的中年人半眯的眼睛幹脆閉上,看似無意,呢喃自語:“稽善如此強攻乃為伊稚斜造勢爾。強攻之勢死傷必重,兵法雲‘攻城之道乃在士氣’,久攻兩日不下士氣必損。常言道‘事不過三’,攻城亦是如此,再有一日稽善便要止戈了。”

林斌訝異目視中年人,這個中年人在兩天前突然求見,來了也不通報姓名,隻說自己從上黨而來。林斌原先不想管,以為是一個尋找同鄉的文士,畢竟林斌對外宣稱自己是上黨人。客套的交談之餘,送上好酒好菜招待,林斌則是繼續研究地圖,不料中年人卻是掃視一遍地圖就說出整個戰略部署,雖然沒有全說中卻是說出了個大概,這引起了林斌的警覺,當下就讓親兵鎖拿起來。中年人在斧鉞及體;刀劍加身的情況下卻是鎮定如常,引起了林斌的好奇,看過電視的林斌猜測應該是一個什麼‘君擇臣;臣亦擇君’的遊戲,想想還是留在身邊,說不定會起到什麼作用也不一定。

現在,林斌當然聽見中年人聲音頗大的‘喃喃自語’,按照林斌的判斷的確是像中年人說的那樣,右賢王部遠道而來,經曆第一條防線的苦戰,到第二條防線又馬上強攻,無論從精神或是體力上來下定論,右賢王部強攻不會超過三天就需要馬上進行休整,不然很可能引起兵變,這也是冷兵器戰爭的定律。

從另一方麵來講,中年不了解陳汐當然會以為陳汐是想要撤退,林斌卻是知道陳汐派鴻翎急使彙報想幹什麼。林斌可以料定是陳汐的功業心在作祟,陳汐不想一直被動固守,什麼箭矢不足、將士躁動不安,那全部都是幌子!陳汐是想派騎軍出去與右賢王部陣戰!

“告訴陳汐:守住!一步也不能離開防禦工事。如果擅自派兵出戰,我親自砍了他的腦袋!”

鴻翎急使很明顯的一愣,隨後抱拳應“喏!”,重複一遍軍令,調轉馬頭離去。

人才不夠,這是林斌現有的感覺。偌大的部族,裏麵全部是武勇之輩,林斌本人雖然懂得一些陣戰之法,但也還沒有聰明到可以一想就想出一個與敵交戰的戰略,哪次不是費勁苦心、經過數日不眠、腦汁都快用光了才想出的法子?如果現在有鏡子,林斌摘掉頭盔後絕對會看見原本全數烏黑的頭發增添了無數白絲,那都是給現狀逼出來的。